江寒声一愣,随即笑起来,道:“真心向周警官请教。”
周瑾也朝他笑,眼仁漆黑雪亮。
江寒声低低地追问:“你高中,很讨厌背课文?”
他渴望知道更多关于周瑾的事,在她生命中不曾有他参与的那段时光里,发生过的所有事。
“讨厌。”周瑾说,“学渣的痛苦,你们这种智商拔群的优等生怎么能体会?”
周瑾在江寒声面前不藏喜怒,毫无顾忌地吐起苦水来。
“我高二暑假还上过补习班,跟了一个灭绝师太,是我妈的同学,对我那真是格外照顾,解错一道题,她就要用遥控器打我手心。”
江寒声对这等经历果然很难产生共鸣,只能问:“疼吗?”
“疼啊,但不疼不长记性。”
周瑾笑哈哈的,却没有太多抱怨。
她习惯性地转了转雨伞,又随口说道:“如果那时候你也在栀子巷就好了,还能帮我补补课。你肯定没那么凶……”
“……”
她说得很漫不经心,不经心到下一秒就抬手,朝不远处的其他同事打招呼。
江寒声的步伐却停了停。
周瑾往前走得几步,很快注意到江寒声没有跟上来,回头看他:“江教授?”
他深深地望着周瑾,不知道在想什么,一动不动。
周瑾很少见他发愣,觉得这样的江寒声也好玩,灿灿地笑道:“愣什么?快过来。”
她过去拉起江寒声的手。
周瑾一贯直来直往,不经意间做出亲昵的动作,也让人很难感觉出暧昧。
不过这场景与往日的画面叠合,在阴霾的天空下,也有当年瑰丽灿烂的霞光落在她的肩膀上。
周瑾的手还是那么柔软,有力,仿佛能一下将人拉进她的世界里。
自始至终,都那么有趣、蓬勃、热情的世界。
……
两人一起走进ONE酒吧的地下夜场。
白天没有演出,夜场里空荡荡的,这里的面积不大不小,可以开一个小型的演唱会。
赵平将他们带到以后,就继续查问口供去了。
江寒声与周瑾站在会场中央。
周瑾不知道他想请教什么,直截了当地问:“你想我怎么做?”
江寒声亲手杀了戚严,内心笃定,眼下发生得这起杀人案是模仿作案。
既然是模仿,就一定与当年的怀光连环杀人案有差别,尽管这样的差别非常细微,不易察觉。
由于他曾深入地接触过怀光连环杀人案,难免受惯性思维的影响,限制在固有的逻辑中。
这种情况下,他需要接收新的想法。
在此之前,江寒声跟犯罪研究室的一帮小孩联系过,让他们出一份犯罪侧写报告。可惜侧写做得中规中矩,并没有给江寒声带来太大的帮助。
他握住周瑾的肩膀,声音微沉,引导着她说:“警大的侦查学应该教过你们‘犯罪现场模拟’的课程,假如你是被害者……”
周瑾很快明白,回头问道:“还原现场?”
与她目光对视着,两人距离很近。江寒声微笑道:“是。”
周瑾内心有点惭愧。
跟江寒声这等学院派不同,她在理论知识方面学得实在不精,查起案子来,多半依靠干一线的实战经验。
什么犯罪现场模拟的理论,早就忘光了。
不过有江寒声这个“老师”在身边,她也没有什么好怯场的。
周瑾缓慢地环视着演唱会现场。
时光缓缓倒流回陈晓玉被害那天,在同样的场所,周围涌动的人影重重叠叠,依次浮现。
台上躁动的鼓点,台下沸腾的欢呼,由远及近,仿佛一下灌进周瑾的耳朵里。
周瑾回忆着陈晓玉朋友的供词,说:“那天‘我’和朋友到这里消遣放松,因为‘我’一直单身,家人又不在身边,所以除了听演唱会以外,还想着结交一些新朋友。”
“为此‘我’特意选了一条红色的裙子,这是‘我’的战衣,穿在身上相当的性感,能保佑‘我’手到擒来。”
陈晓玉对社交的热情,恰恰让凶手有了可乘之机。
尽管如此,周瑾措辞中对陈晓玉的行为依旧保持最基本的尊重。至少在她看来,陈晓玉除了自我保护意识有点薄弱以外,没有什么太大的错处。
但女人过分的性感与放浪,往往要遭受传统道德的不容与谴责。
性感?
听到这个词汇,江寒声轻微皱了一下眉。
他对红色的解读与周瑾不同。
“红裙子”是戚严母亲的象征。戚严在青少年时期遭受过母亲的背叛,这给他造成了不可磨灭的精神创伤,一见到红色,他就不可控制地焦虑、易怒和冲动。
这也是江寒声当年接受人物专访时,特意选择红色的原因。
对戚严来说,红色就代表着“仇恨”。
但如果从被害者的角度出发,红色又能代表“性感”。
如果怀光一系列凶杀案的女性死者是戚严母亲的“象征物”,那么,为什么一个母亲,给儿子留下最深的印象是她最“性感”的一面?
江寒声心中存疑,按下不表。
周瑾随后上楼梯,出了门,来到酒吧的后街。
当晚街道上有酒吧的工作人员在搬运东西,警方已经询问过相关人员,他们中有不少人对陈晓玉有印象。
她长得漂亮,红色在深夜里又格外招眼,独自一个人在街道上醒酒,路过的人不免会多看几眼。
据工作人员说,没过多久,陈晓玉的“男朋友”就跟着一起出来了。
侦查员拿行车记录仪拍下的照片出来,给工作人员辨认。
对方说:“太黑了,不敢太肯定。”
周瑾转着伞,左右将街头街尾打量了一通,说:“这里前后相通,头尾都连着繁华的街区,还有工作人员进进出出的,凶手真大胆,堂而皇之地就把陈晓玉带走了。”
他凭借什么诱骗了陈晓玉?
周瑾想到照片里凶手的相貌,以当下流行的审美来看,他五官端正,身材高大。
对陈晓玉来说,至少是个不错的一夜情对象。
周瑾记得王彭泽说过,这个男人跟戚严长得十分相似。
她对此产生了好奇。
周瑾问道:“戚严,我是说怀光连环杀人案的那个真凶,专案组后来查过他的家庭背景和人际关系吗?”
江寒声说:“查过,但一无所获。就连戚严这个名字,还是他亲口告诉我的。”
周瑾:“……”
她想到江寒声被绑架的事,抿唇,轻捏了一下伞柄。
江寒声语气倒很轻描淡写。
他被姚卫海解救出来以后,病情略一好转,就有警员过来做笔录。
江寒声在病房里,仔细回忆着被囚禁时发生过得一切,碍于他当时被身体状态折磨得精疲力尽,到最后也只交给了警方一个名字——戚严。
专案组曾按照江寒声给出的侧写报告以及这个名字,陆续投入了大量的基层警力去走访调查,进一步核实戚严的身份,结果都是不了了之。
犯罪研究室本来打算将戚严作为一个典型案例来研究,然而,凶手家庭背景和个人经历的缺失,让这个项目很难进行下去。
周瑾想,真像一只幽灵,怪不得王老师都骂戚严阴魂不散。
雨打在伞面上,发出哗啦啦的声响,白色的水珠四处飞溅。
趁着安静,江寒声将模仿犯杀害陈晓玉的过程再回忆了一遍,始终没发现什么不同。
周瑾看他眉头轻锁,想来一定是她没帮上忙,就道:“我师父说,没什么发现就当发现了,至少可以搁置这个调查方向。”
江寒声:“……”
没什么发现,就是发现?
或许两起案件没有什么不同,才是关键所在。
忽然间,江寒声目光凛了凛,一个颠覆性的想法从他脑海里一闪而过——
假如,仅仅是假如,戚严没有死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