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怡玢笑她:“不说人家拿鼻孔看人,不坦率,不好相处了?”
黄薇甜嘿嘿笑了两声,跑开了。
陈怡玢在病中还记得写了两篇稿子,其中就写到了在国外过圣诞节和参加各种舞会的经历,写到圣诞节说是沙弗人最重要的节日,在沙弗的地位相当于在国内的春节,还提到了康顿大学为外国的留学生特意筹备的舞会,她特意挑一张看起来中规中矩的的照片,是艾伯特拍的圣伊凡学院刚布置好的礼堂,有圣诞树和气球、槲寄生等等,鉴于国内的风气还是过于保守,舞会中场时群魔乱舞的景象是不敢放的。
写到她病了,“在家里养病,密友黄小姐在旁边尽心尽力照顾,因病不能参加大贵族小姐s家的舞会十分遗憾,黄小姐代表俩人出席,却因为是华夏人而被歧视了。”
陈怡玢写到:“写到这里我十分沉痛,我们华夏人在外国,尤其是西洋国家并不如大家想象的那么平等和美好,但是就因为这样,有志向的青年才更要努力,为振兴华夏而努力。每个人的努力汇聚在一起,就是我们民族的努力。”
她又提到了自己的一段打工的经历,说:“因为是华夏人,我被领班分到了最差的工作,每天最费劲不说,还总因为任务量太多而干不完工作,领班来检查工作的时候都用手指亲自测试擦的干净与否,后来我从这里走出去的时候,那位领班跟在我身后用特别惊讶的表情看着我的时候,其实要说我当时没有解气的感觉那是骗人的,但是当我站在那个位置的时候,再来看她对我的歧视,反倒觉得也许是一种磨砺。所以我想说,在困境之中也不要放弃自己。我亲爱的读者们,到这里你们是否看到,我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清洁工呢?”
“我想很多人都会说这是份低下的工作,认为我不配在这里跟你们聊天,但是我想说,当一个人差点流浪在异国他乡街头的时候,有一份能供我吃饭并且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价值的工作,我真是感恩戴德了,更不用想它的贵贱与否,因为有这段宝贵的经历,所以我才说普通大众也只有吃饱了饭才会去想做点什么,而不是在大家肚子咕咕叫的时候,提什么主义、什么理想。”
她的这篇文章发表在国内之后让之前一直猜测她是大家千金的读者们都特别意外,一个做过清洁工的女人竟然可以在康顿读书,可以写稿子,可以交下大贵族的朋友,参加各种party。写给她的读者信一下就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她很励志,一派认为她哗众取宠的。因为有这么一个跌宕起伏的点,她的文章倒比以前还有了更多的读者。
主编看到她图文并茂的描写,心里更是欢喜,跟二哥还说:“让‘异乡客’多拍一点照片,更有趣。”继续把几摞读者来信给二哥。
二哥攒了一大堆,后来都给陈怡玢寄过去了。所以假期的后半段里,她基本在看读者信和回复之中度过的。
黄薇甜刚开始还兴致勃勃的帮着拆信,有挺多人表达了对陈怡玢的喜爱,还有人干脆写信问:“如何去康顿留学?”“我没有去读书的学费,可否支助?”“如果练好英语去读书?”等等各种奇葩的问题,看得黄薇甜后来也吐槽无力了。
这才又想起她之前雄心勃勃的想往《vogue》投稿的事情了,又重新捡起来写了一个圣诞party服装风格汇锦,黄薇甜的稿子受到了大小姐的好评,大小姐说她这稿子比陈怡玢的稿子更实际,还特意请了照相师来给那些被黄薇甜提到的衣服拍照,特别支持。
后来这篇稿子真的上了法国版的《vogue》,因为想法新颖时髦,还给了很大一个版面,给寄过来的稿费只有几十英镑,但是也比陈怡玢的几十大洋多了好几倍,陈怡玢因此被黄薇甜和大小姐好顿嘲笑。
很快开学了,开学那天碰到了许久未见的塞德,他俩自从上次舞会之后就一直没见面了,塞德想表现得若无其事的样子,可是他僵硬的肢体语言还是出卖了他,等艾伯特将那张他俩在台上接吻后的窘状照片给塞德一张的时候,塞德更尴尬了,好在俩人也就见面那么一会儿。
开学后的生活很平静,陈怡玢比上个学期更适应康顿大学的生活了,每天上午上课,下午去图书馆看书,晚上回来做饭。自从黄薇甜和大小姐俩人逐渐成损友之后,她俩在吃陈怡玢做的菜这方面步调特别一致,黄薇甜就是想吃什么点菜那个,而大小姐就是在陈怡玢都没有答应的时候,已经将材料提供出来的那个。
大小姐和黄薇甜都觉得俩人合作得特别好,甚至还因此继续给《vogue》杂志写了‘当我们读书时,穿什么’和‘那些不为人知的扫货小店’这种颇为吸引人的稿子,均得到了高于陈怡玢数倍的稿费。
大学生活就这样平静而充实的慢慢度过着,第二个学期中旬的时候,陈怡玢在被大小姐和黄薇甜每天催着做美食的时候,忽然觉得:她应该开一个简单的小饭馆!
这个决定得到了另外两人的响应,她俩还说出资支持,要人力(家里仆人)可以出人力,要智力也出智力,总之这个提议特别好,她们应该早点想到才对!
陈怡玢的简单小饭馆事一个专门针对康顿学生早上上学着急状态的外卖店,尤其是早上卖那些可以快速做成,让学生们带走吃的那种小吃。
她们仨很快筹备起来,找开店的地址,合计店里的菜单,还有侍者的挑选和培训等等,三人一下忙了起来。
康顿有很多小饭馆和小酒馆,陈怡玢上辈子也知道有一家叫‘老鹰’的酒馆在康顿屹立了五十多年,这都是康顿最老牌的酒吧了,这个行业在康顿大学特殊的环境里变得淘汰和更新极为迅速。
陈怡玢的小饭馆起名叫做‘美食角落’,门口特意写着:“为上学的大家提供快速、可携带的美食!”然后就把一口卤肉的大锅摆在了小吃店门口,一边炖着酱肉一边招揽顾客,那香味离着两里地都能闻到。
他们租的小铺子是圣伊凡学院后楼的一个店面,正好在圣伊凡学院和圣路易斯学院中间的十字路口,两学院的学生大多数都会从这里经过,而且铺子距离圣伊凡学院的学生宿舍还特别近。
‘美食角落’里不仅卖卤肉,还卖一些华夏和沙弗的食物,沙弗这边的品种自然就是炸鱼、炸鸡、炸薯条,而华夏这边还提供蒸小笼包和煎饼果子,还有更简单的热狗、三明治,品种不多,但都是陈怡玢考虑再三的简单、美味、易携带的种类。
她们的小店开张之后,第一批来买的就是圣伊凡学院宿舍楼的男生们,他们被卤肉的香味给吸引了,有人直接打开窗户喊:“这么香的肉,给我送上来点,到楼上我付钱!”
陈怡玢当时灵机一动,于是本小店也提供送货上门业务,一下就多了圣伊凡学院男生的十几个订餐,卤肉的香味真是让人留恋,炖起来整条夹道小路都飘散着这香味。
小店开了一个来月之后,生意从刚开始的冷清到后来慢慢步入正轨,她们发现原来以为会卖得好的炸鱼和薯条卖得一点也不好,每天只有少数人买,而热狗和三明治也还勉强,销售量最大的是卤肉,那么大的一口大锅,味道那么香,就算不是沙弗本地菜式,这帮学子们也顾不得了。
除了卤肉之外卖得最好的不是包子,竟然是煎饼果子。每天早午晚排长队来买个煎饼果子的人特别多,虽然圣伊凡的贵族学生们自持身份不吃这种不体面的食物,但是架不住火爆,煎饼果子里刷着酸甜微辣的酱汁之后更是受欢迎,大有超过卤肉成为店里最受欢迎的食物的趋势。
后来陈怡玢得空写下最新一篇稿子,写到了华夏美食的力量,“让我交到了朋友,还让我通过美食挣到了一份零花钱,所挣费用竟然可以支付我在康顿的学费了,真是让我十分惊喜的。你们若是问我卖了什么菜在康顿这么火爆,其实我就是做了一盘酱牛肉而已。”
第041章
若说陈怡玢前几篇文章发表出去不过是引起一些骚动的玩票性质的文章,那么等她的文章逐渐像连载一样慢慢的将在康顿大学里的生活和她的观点展现在读者面前,尤其是在她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爱国和鼓励女性崛起的思想,让很多新派的女性特别欣赏。
在这个时候,另外一份报纸上一位颇有名气的作家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做《女性的崛起》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这位作家提到了最近一些女性正在崛起,她们有着不输于男性的博大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意识,不同于一般女性只考虑自身和家族的事情,这些坚强的女性意识到国家富强、百姓安居的重要性,这是我华夏之幸甚!
大哥看到了这篇文章,特意看了署名写着:淤飞,他跟大嫂嘟囔道:“这淤飞还是挺识货的嘛,只听人说他似乎是一位特别激进的作家,没想到他这人有大情怀啊!”
大嫂是一位缠着小脚的旧式妇女,在家里穿着袄裙,坐在大哥旁边的椅子上拿着花撑子在绣花,听大哥在跟她说话,虽然一点也不懂他在说什么,但是也嗯啊的应着。
大哥看到这样的妻子,没有再提这些事,拿起报纸出门去找他那圈朋友去了。没几天,大哥的一篇关于女权的文章就在报纸上发表了。
这些发生在国内的事情陈怡玢都不知道,她仍旧用心的写着她的文章,写到她用美食和真心交到了更多的朋友,写到她自己在康顿镇里开了一间卖华夏美食的铺子。
“近期将‘美食角落’里的三明治和炸鱼等西洋食物取消了,转而将我华夏的肉夹馍加入到我这个小店里,两个酱肉的大锅一起咕嘟咕嘟的炖着,香味顺着这百年历史的夹道传得很远,我想,不管在世界的哪个国家,美食都是消除种族隔阂的最好媒介吧。”
‘美食角落’的肉夹馍刚推出的时候价位很低,打出了试吃价格,将炖好的大块肉和青菜剁碎了,浇上炖肉的汤汁在馍里,康顿的西洋学子们从来没有吃过这样一种食物,咬上一口汤汁四溢,那炖得入味的卤肉一进嘴里放佛融化了一样,让人觉得吃好得要掉了舌头。
在康顿读书的华夏学生也经常排队来买这些食物,能在异国他乡吃到祖国的美食,并且口味还这么地道,真的像做梦一样。
那位挑刺儿的温小姐也常来买吃的,第一次吃到肉夹馍的时候,她甚至感动得像落泪,在康顿能吃到这么地道的家乡美食,真是觉得好像回到了祖国一样。
但是当温小姐得知这个小店是陈怡玢开的之后,温小姐的感觉就特别复杂了,想到那些吃到‘美食角落’里美食的感动,瞬间凉了不少,因为她是那么的瞧不起陈怡玢。
之前不知道的时候,温小姐每次看到这么多西洋人排队来买华夏美食,她都有一种骄傲和自豪的感觉,甚至连周围的华夏同学都觉得这是传扬了华夏美食、扬我华夏名声的好事,大家身为华夏人都觉得一起面上有光。
可是当温小姐知道这一切都是她瞧不起的陈怡玢做的,她就沉默了起来,以后大家再夸奖‘美食角落’的时候,她都不怎么吱声了。
没多久之后,国内报纸上陈怡玢登载的文章渐渐在华夏学子的圈子里传开了,大家都在猜测这位‘异乡客’到底是谁,后来看到文章写到在康顿开了美食店,还有曾经做过清洁工,知道陈怡玢这些事的人瞬间就猜到了,原来这位‘异乡客’竟然是那个被大家心里暗自轻视的陈怡玢,那个陆云鹤的前妻!
很多原来轻视陈怡玢被陆云鹤休弃的人都渐渐对她改观了,觉得陈怡玢很厉害,但仍然有一部人撇撇嘴说了一句:“哦,那个女人啊,我知道,被陆云鹤抛弃的那个前妻嘛!”
陈怡玢给周围的人和事带来的改变她是不知道的,她认真的经营着在康顿的生活,这一切都让她很珍惜,所以她活得也很踏实。
夏天很快来了,‘美食角落’已经在康顿大学里站住了脚,每天都有很多学子特意过来打包一份美食,有一边走一边吃的,也有干脆在店里吃的,店里还提供免费的汤水,几位黄家的仆人也对客人很热情,虽然是世仆,但是陈怡玢也给他们开一份业绩提成工资,让他们的工作热情更高了。
陈怡玢开店的本意也不是为了挣钱,而是受不了每天都吃炸鱼和薯条,不如自己开个小店,若是有口味相同的学子,也让他们一起免受沙弗黑暗料理的荼毒。而现在‘美食角落’这么火真是挺出乎她意料之外的,更别提还间接的在康顿镇里传播了华夏美食的美味形象,这些还真是她没有想到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