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惨遭陷害
之后,有天黄昏,袁一像往常一般,骑马来到临近沙漠的小山丘上,欣赏着大漠的落日,正沉浸在荒凉却壮观的景色中时,听到一阵“哒哒”的马蹄声。
当马蹄声止,袁一从草地上坐起,低头看了眼,见在山丘脚下,阿布扎翻身下马,而后,走到另一匹马前,只见他满脸殷勤地伸手,对马上的那名男装女子说了几句吐蕃话,女子娇羞一笑,柔情扶着他下了马。
此时,袁一刚好听清对话,瞥见身边屈膝卧着的马,也转过头,看着山下柔情蜜意的俩人,便笑着小声道:“老白,你又听不懂吐蕃话,瞎凑什么热闹。”
见马竖起尾巴摇了摇,袁一问道:“想让我用唐语说给你听?”
听到问话,马就垂下了尾巴,见此,袁一点头道:“好吧!他说的是,穆赫珠,我的月亮,请下马。原来那女翻译叫穆赫珠,话说回来,这吐蕃王子嘴还挺甜,老白,可得学着点。”
阿布扎和穆赫珠依偎在一起,柔情蜜意的说着情话,而袁一则躺在山丘上与那匹叫老白的马,看着夕阳渐渐远去。当听到阿布扎说,等把突厥的事办完,回去就娶穆赫珠过门,袁一喃喃道:“原来是订了婚约,难怪会不避嫌地把她带在身边。”
突然,一个吐蕃兵骑马前来,对阿布扎耳语了几句,他便留下穆赫珠,随吐蕃兵先行离开。这时,穆赫珠被天边绚丽的晚霞吸引,一步步往山丘上走。
袁一见她往这边来,看了眼老白,颇有郁闷道:“待会看到我们,一定以为我们故意躲在这儿偷听,我倒是身轻如燕,随随便便就溜走了,可你,一抬腿就暴露了目标,所以,为今之计,只有装睡。”
说着,他闭上眼睛装睡,穆赫珠走来,看到这山坡上的一人一马,先是一愣,而后想到与阿布扎说的那些情话,脸不由得红得如天边的晚霞般,待她再瞧仔细些,看到躺在地上人似乎睡着了,因此,便松了口气。
她转身离去时,觉得袁一有几分眼熟,便蹑手蹑脚地走上前,当看到身上的唐军兵服,满脸的络腮胡,便想起他就是前几天,光着膀子从河中冒出来,跟她抢旗子的人,惊讶之中,她脱口而出:“大胡子!”
听到的喊声,袁一不好再装睡,便睁开眼打了哈欠,只是看了眼满脸惊愕之色的穆赫珠,便走到马前道:“老白,走了!”
说罢,见老白起身,袁一便骑上马背绝尘而去,留下还没缓过神的穆赫珠,在最后一抹夕阳中。
自从知道阿布扎的身份后,袁一猜测吐蕃赞普派他是想打破僵局,获得与突厥的结盟。
可至于吐蕃在下什么棋,袁一看得有些糊涂,因为,自从阿布扎来突厥,可汗也没高看他一眼,他来也一个月有余,也只是来时被召见了一次,其它时候也像袁一那样吃尽闭门羹。
当袁一把阿布扎的到来,看作吐蕃的多此一举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这晚,可汗破天荒的将袁一与阿布扎一起召进皇宫,让他感到很意外是,没有歌舞升平的宴会,也没有酒量惊人的大臣,可汗规矩跟他们分宾主坐在殿中,身边只有一个心腹大臣充当着三国的翻译。
见到如此景象,袁一知道,可汗这只老狐狸把他和阿布扎招来这儿,就是想来一场“价高者得”的把戏,让大唐和吐蕃都看清楚,在这场逐鹿之争中,突厥到底有多重要。
可汗先含蓄的把作为盟友的条件说了一遍,而后,再试探问了他们的君王会给出什么条件。
大唐与吐蕃虽针锋相对,可还没到撕破脸的地步,所以,无论是袁一还是阿布扎都十分含蓄,并且谨慎地回答着可汗的问话。
最后,听他们说完,可汗点点头,微笑着向身边的大臣询问道:“你是本汗最看重的叶护大人,觉得与哪国交好,可永保突厥昌盛?”
叶护大人向前迈了一步,靠近可汗,嘴角出现一抹诡异的微笑,低声道:“微臣觉得,只要让微臣取而代之,才能永保突厥昌盛。”
可汗苍白的脸庞上,浮现出极度惊恐:“你想……想干……呃呃……”他的话还没说完,叶护大人拿出藏在袖中的匕首,麻利地划破了可汗的咽喉。
一切发生得太快,太突然,待袁一缓过神来时,看到断了气的可汗已倒在血泊中。
袁一起身向前走了两步,只见叶护大人把那把割喉的匕首,刺到自己的身上,朝殿外大声喊几句,不一会儿几百士兵就冲了进来,将袁一和阿布扎团团围住。
这时,叶护大人抬手指向袁一,道:“他杀了可汗,刺伤了我,将他拿下!”
袁一懂得一些突厥话,听到叶护大人这么说,他看了眼阿布扎,用吐蕃话求助道:“是他杀了可汗,你都看到了,快说句话啊!”
阿布扎冷冷一笑,对着一众士兵,抬起手指了指袁一,又指了指血泊中的可汗,而后在颈部坐了个杀的手势,会意的士兵,再也忍不住满腔的愤恨,一齐提刀向袁一砍去。
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士兵,袁一拼劲全力从皇宫杀出条血路,在牙帐城东躲西藏避开追兵后,最后,他躲在一辆马车下出了城。
袁一回到军营,看到辕门前,摆放了许多防御进攻的拒马与塞门刀车,了望台上站着数名手持弓箭的士兵,瞧见这副严阵以待的架势。
他心想,尹玉书向来谨慎,见昨晚可汗同时召见了他与阿布扎,而他偏偏一夜未归,怕他遭遇了不测,可汗趁机攻击唐营,所以,尹玉书便预先做好防范。
待袁一见了尹玉书,他们各自把遭遇一说,袁一方才发现,昨晚不止他经历惊心动魄,尹玉书和所有士兵都历经了一次劫难。
昨晚亥时,士兵本该就寝,可尹玉书却让他们全副武装,埋伏在营地外的草丛中,士兵虽不理解尹玉书的做法,可袁一曾下令,只要他不在营中,全军就听令于尹玉书,所以,士兵只好依令行事。
后来,尹玉书与士兵冒着寒风,趴在草地上,当亥时一过,几千突厥兵就慢慢靠近唐营。
打头阵的突厥兵,麻利地结果了辕门前的守卫,而后,转头做了个前进的手势,跟在后面的几千突厥兵,便迈着细碎的脚步走过辕门,走到一顶顶帐篷前。
当突厥兵一进了营帐,尹玉书便指挥弓箭手进入营地,将营帐团团围住,当黑暗中的突厥兵对着床铺乱砍乱杀时,尹玉书一声令下,数千只冷箭穿透营帐,射向身在其中的突厥兵。
几轮箭攻下来,突厥兵十有九伤,之后,尹玉书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将他们全数擒拿。
袁一听尹玉书将事情说完,颇有些不解道:“我有点不明白,你怎么知道突厥会来偷袭咱们?”
尹玉书道:“其实,昨晚部署时,我并不十分肯定,只是为了以防万一。若真要说,我从哪发现了端倪,这还得从几天前,我到营外散步说起。”
那日,尹玉书无意听到,路边两个吐蕃兵在说话,一个士兵说,结盟的事马上就能解决,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能回吐蕃了。
另一个士兵说,半个月前,阿布扎曾让他和几个士兵从带来的礼物中,挑了三大箱最好的金银珠宝,送到可汗的亲信叶护大人府上,昨晚又送了五箱到他府上。
因此,当可汗把袁一和阿布扎召进宫中,他就感到有些蹊跷,后来,又见袁一迟迟未归,他便设下,如果召见是个圈套,袁一被扣住,那么,可汗势必对城外的唐营采取行动,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偷袭。
听完,袁一满脸怒色:“差一点就让他们得手了,幸好你机警。阿布扎这个混蛋,原来早就同叶护狼狈为奸,联起手来栽赃陷害我!”
尹玉书点点头:“这个吐蕃王子,果然城府破深!我一直都以为,他送财物给叶护,只是在采用迂回战术,拉拢可汗的心腹充当说客。没想到他会下这么大一盘棋!”
袁一长长叹了气:“是啊!现在回想起来,我们之所以深陷困境,做错了一件最最要的事。”
尹玉书沉默了片刻:“将军跟我想的是同一件事吗?”
这时,他们异口同声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看到自己与尹玉书这种默契,袁一会心一笑:“没错!我总是,等待朝廷的指示,可他们在千里之外,根本就不了解突厥的形势,所以,没主动去争取什么,也没想过改变什么,如今,才会受敌所制。”
“错不全在将军,也怪卑职没见及时警惕。”
“以现在形势看来,只能亡羊补牢了!你派人快马传书,向北庭都护府求援,我担心,突厥会半路拦截书信,你多派几个身手好的人,分几路前往都护府。”
尹玉书躬身道:“卑职领命!对了,卑职有一件事与将军商量,突厥人将可汗的死归咎于将军,他们必定会再派军围攻我们,据卑职所知,牙帐城的驻军大约有七万。减去,昨晚被我们杀了,擒拿的一万突厥兵,他们也有六万驻军。”
“不仅如此,全国增援的突厥兵也会陆续赶来,所以,若是我们守在这儿,必定困死在这儿,若我们逃跑,必定要面临前有追兵,后有劲敌的局面,该去该留,还请将军示下。”
第118章 虎狼之师
袁一沉默片刻后,道:“前是虎,后是狼,不管往哪条路上走,都难以全身而退啊!”
正在袁一左右为难时,看到书案上的《唤雨说》,突然想到书上,那些对付敌人的机关武器,便打定主意道:“我们不仅要留下,还要攻下牙帐城!”
尹玉书皱眉道:“将军,这大话,说得可有些过了。”
袁一拿过《唤雨说》翻了几页给他看,胸有成竹道:“我们可以如此这般……”
听袁一把计策说完,尹玉书先是赞同的点点,而后又满脸担忧道:“书上说的这些东西是挺不错,可需要大量的火药,而且,还得研究它的可行性,突厥处理好可汗的后事,就会部署进攻,我们根本没那么多时间做这些。”
袁一笑道:“你应该知道,这里是丝绸之路的其中一段,途经这里的商旅,他们骆驼队不仅驮着大唐的瓷器,波斯国的佳酿,还有走私的物品,比如火药。当初为了好玩,就买了一大批火药同兵器营的几个匠人,逐个仿制了图略上的武器,然后,再到荒芜的沙漠中试用,果然威力惊人。”
尹玉书恍然大悟道:“难怪将军经常窝在器营里,还经常往沙漠,原来是为了研制,这些奇奇怪怪的兵器!”
“没错。既然可行,咱们就争取在突厥进攻前,把这里布置一下!”
袁一与尹玉书协调全军,在黄昏时,就依据地势,布置了层层机关,先是在临近绿洲的沙漠中埋放一种名为“爆霹雳”的地雷,只要兵马靠近,碰触地面的引线就会被炸个人仰马翻。
而后,挖了数个插满尖刀的陷马坑,受了“爆霹雳”攻击的突厥兵,一定惊恐不已,待他们慌乱驱马前行,便会接二连三的落入坑中。
最后,压轴登场的是由两节掏空的木筒,利用特制的皮木塞,套在一起制成的喷筒,可以往其中灌入特制的液体火药。
当那些突破前面两道防线的突厥兵,接近军营时,袁一就让数百名士兵拿着这些射程有十多丈远的喷筒,先朝他们喷射火药,再让弓箭手射火箭。
如此,他们便会像浇了油的干草,由一个引燃另一个,最后全都烧了起来。
当四万突厥兵来袭,一切都如袁一预想的那样顺利,当看着突厥兵变成一个个火人,前赴后继的跳进不远处的河中,他的嘴角出现一抹得意的微笑,对着身边的尹玉书道:“军师,看来咱们已经胜利了一半。”
尹玉书满脸不解道:“军师?”
“我早就想让你做军师,只是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现在忧患犹在,你不会在意临危受命吧?”
尹玉书摇摇头,真诚道:“卑职愿与将军共同进退。”
突厥这次进攻,士兵死了数千,被袁一擒了上万,其余逃回去的两万多人中,也有不少伤兵。如此一来,便缩小了唐军与突厥的兵力悬殊。
袁一想着,牙帐城毕竟是突厥的腹地,突厥的援军随时从四面八方赶来,所以,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攻下牙帐城,进入城中,等待北庭都护府的增兵。
次日,袁一就率军押着俘虏来到牙帐城下喊阵,突厥经过昨天的损兵折将,深感袁一的作战部署快速而且诡异,如今看到他兵临城下,不由得后怕起来。
为了安抚唐军,新继任的可汗亲自登上城楼,试图说服袁一退军,这位可汗年纪不过十五岁上下,一脸稚气未脱,面对大军压进,喊话的声音都是怯弱而且颤抖。
虽然,不知道年轻可汗在说什么,可看到他害怕的模样,引来城下士兵的嘘声一片。
见状,袁一抬手示意士兵安静,而后,对身边的尹玉书道:“你告诉他们,老可汗是被叶护所害,还有,我们也不是叶护随便让个傀儡出来说几句,就能糊弄走的,要我们退军,除非把叶护的人头拿来!”
尹玉书依照他的意思,用突厥语向城中喊完话,原本藏身在一旁的叶护推开可汗,站在城垛边,用那双阴冷深邃的眼睛,盯着城下的袁一看了良久,而后大声喊话道:“狗娘养的,我会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这句突厥话,袁一恰好能听懂,他不以为意地冲着叶护冷冷一笑。
血战三日后,当袁一看到城门被打开,满脸亢奋的士兵高喊着冲进城中,他脑中一片空白,看到大刀上杀敌残留的血迹,还在往下滴,他嚅动嘴唇,喃喃道:“破城了!”
在这三天的搏杀中,他是有多希望,憧憬这一刻的到来。如今,城门大开,唐军士气如虹,胜利在望,他可是完成一场,足以让天下人刮目相看的战役,可他却没有感到兴奋,甚至连半点也没有喜悦。
他环视四周,看到尸骨满地,血流成河,几匹没了主人的战马,慌乱踏过尸首,却又不知该跑向何处,只能对着天边如血的残阳嘶鸣。刺鼻的血腥,引来了沙漠的秃鹰,它们盘旋在空中,像是等待刀光剑影散去后,再拍着翅膀落下,享用这顿战争给它们带来的饕餮盛宴。
见士兵都已杀进城,他也驱马向前,可将近城门时,他突然停下马,他记得,开战前,他为了以壮声势,下令斩杀了七千,不肯归降于唐军的俘虏兵。
当时,看着士兵手起刀落,一颗颗头颅顺势落地,万军中响起雷动的掌声欢呼,那些景象历历在目,他不敢怀疑这个决定的正确性。
因为,它野蛮而残忍,可作为一军统领,他深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道理,所以,他要借此鼓舞全军士气,也告诉那些守城的敌人,若不投降,将会面临怎样的后果。
如今,三日破城的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没错,可他心底内疚却如潮水般涌现。他低头平静了良久后,望向城门,远远看着城中的打斗,隐隐听到断断续续的哭喊声,这种内疚越发浓烈。
他知道,这不仅因为,他曾下令斩杀突厥兵,还因为,在决定攻城的那晚,他向全军承若,只要能攻进牙帐城的人,城中财物任其洗劫。
尹玉书说过,想要虎狼之师,凶猛起来,需要猎物激发他们的兽性,洗劫财物便是最好的猎物。
想到士兵将会变成强盗,洗劫城中手无寸铁的百姓,他失去了前行的勇气,他丢下大刀,握着腰间的乌木剑,喃喃道:“我不进城,他们也能取胜。”说罢,一拉缰绳,调转马头往营地跑去。
袁一坐在漆黑的营帐中,各种情绪涌上心头,他想起,来突厥时,途经家乡,他便顺道去了三清庵见母亲,可母亲却让人传话,除非他回乡做一名耕夫,不然,这一辈子都别来见她。
看到母亲的决绝,他没有乖乖离开,而是不顾阻拦地冲进母亲的禅房。当看到一身僧衣,略显得苍老的母亲就在咫尺间,他心中无尽的委屈,埋怨到了口中,却变成了一个沉重而生涩的字眼:“娘!”
母亲打量了他一眼,而后,又背过身去,问道:“你要辞官,回乡了吗?”
袁一沉默了片刻:“没有,我领军前往突厥,途经这里。”
母亲敲打木鱼的小捶,从手中滑落,她声音颤抖道:“你……你为什么不听我的话,扬名沙场对你,真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吗?”
“那是父亲的夙愿,再说,我的能力足以让自己平安,为什么宁愿让我做一个碌碌无为的耕夫,也不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