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边说着话,边往外走。
袁一点点头:“这事好办。我交代他们,每次雅集都给你留个席位。”
梅仁凑上前,轻声道:“不知道听雨阁那边怎么样了?要不咱们假装经过,去瞧瞧?”
他一脸嫌弃道:“你还真爱瞎凑热闹!你这媒人该做的事也做了,该帮的忙也帮到了,就别再瞎操心,早点回去睡觉吧!”
梅仁满脸无奈地点了点头:“好吧!话说回来,你话里的媒人,按字面意思来说,是雪胎梅骨的梅,忠孝仁义的仁,还是媒人的媒,媒人的人?”
他挑起一边的眉看着梅仁:“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梅仁耸了耸肩:“既然如此,那我就往好处想。”
他突然停下脚步,皱眉道:“这条路是去往正院,而你的院子应该是那条路。你走错方向了。”
梅仁左瞧瞧,右看看,而后,皱眉道:“是吗?郡王府四通八达,走错了,可以再绕回来。不如,将错就错,待会走到正院,我再从一旁的小道绕回去就好了。”
袁一道:“或者,现在就掉头回去。这样就不用经过听雨阁,不用经过正院,绕那么多冤枉路。”
见他看出了自己的心思,梅仁尴尬地笑了笑:“袁哥,你要不要每回都这么善解人意!说实在的,我若不去看一眼,我怕一晚都会睡不着。我就站在听雨阁外,远远的看一眼,安了这个心,就立刻回房蒙头睡觉!”
袁一也没说话,只是摇头叹了口气,便迈开步子往前走。
梅仁知道他是默许了,于是,便屁颠屁颠地跟着他继续往前走。
当听雨阁前时,俩人都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
梅仁站在堤岸边,看着绿水相绕的听雨阁,只见其中灯火明亮,偶尔还能听到从中传来的一些细微的欢声笑语。
仰着头观望的梅仁,不由心潮起伏,喃喃自语道:“你们一定要幸福啊!”
袁一用奇怪的眼神打量了眼梅仁,皱眉道:“这一刻,知道我有多想把你踢进湖里吗?”
梅仁白了他一眼:“我向来都是个多情男子,偶尔有感而发,证明我情感丰富。以为每个人都像你心里像一团火,可表现得却像一块冰!”
正在俩人说话间,只见一个人影快步从听雨阁走了出来,见那人行踪鬼祟,俩人便急忙藏身在一旁的树后,想要一探究竟。
不多时,那人便走过水桥,而后,往俩人藏身的方向来了。
待那人略走近些,他们瞧得那人身形像是女子。只见她身着宽大的观音兜,她罩在头上连帽,让她只隐约露出个侧脸。
虽是如此,可梅仁却一眼就认出她是十二美人之一的惠澜。
待女子略走远些,满心纳闷的梅仁,小声嘀咕道:“真是奇怪!这个时候,她们应该还在进行特别的考验才对,惠澜怎么就出来了?她这是要去那儿?难道是跟其他人闹了不愉快,才生气跑了出来?”
袁一摇摇头:“不像。她从听雨阁出来时左顾右盼,而且,还把自己裹得这么严实,这可不是生气该有的样子。”
梅仁点点头:“有道理。说来,十二美人对雅集都很上心,可蕙澜就表现得有些不冷不热,甚至,有时我在想,她是不是并不愿意离开郡王府?”
袁一沉默了片刻,在脑中寻找有关蕙澜的画面,发现最近,她没有向自己献过殷勤。
这么一来,她想要留下的动机就变得有些可疑,加之,今晚她又是这样鬼鬼祟祟的离开。
这样想着,他向梅仁问道:“除了不愿意离开郡王府,她还有什么让你觉得特别的地方吗?”
梅仁想了想:“一定要说特别,就是她肠胃不太好,我见她这段时间老是反胃想吐,身边总会备着奇酸的话梅。有次,我吃了一颗,就酸得打哆嗦,可见她一颗又一颗,吃得津津有味。这应该算她的过人之处,或特别之处吧!”
听到这番讲诉,袁一心中感到很纳闷,胃肠不好的人可是忌酸,反胃想吐,又爱吃奇酸的话梅,貌似怀了孩子的女人就特别喜欢吃话梅。如此,他再结合种种疑惑之处,隐隐猜到了一些事情。
他又向梅仁问道:“她一直都是如此吗?”
梅仁皱眉道:“好像,最近才开始吧!可能是之前没有留意,最近才发现。”
听到回答,对于心中的猜测,他便有五分肯定。至于,另外的五分,他觉得,应该在今晚就能知道。
他为了不打草惊蛇,便说想到有些事情要找让梅仁商谈,而后让他沿着原路去到正院。
然后,他又借故说忘了东西,他要折返到前院去取,让梅仁先到正院坐会儿,他马上就回来。
等打发走梅仁,他便一跃而起,飞身踩着一旁高大的树木,追踪着行迹匆匆的蕙澜。
最后,惠澜来到了一场僻静的凉亭,早有一名男子在亭中等候。男子先是责怪惠澜为何不称病,避开这次雅集,是不是对他有二心。为此,俩人争执了许久。最后,惠澜含泪将自己怀有身孕的事情告诉了男子,如此,男子惊愕万分,陷入了沉默,终止了争执。
良久后,惠澜问男子,现在,该怎么办?
男子支支吾吾承若惠澜,只要找到合适时机,他会帮惠澜脱困,然后,像之前许诺的那般明媒正娶惠澜,照顾她一辈子。
男子似乎做过许多次这样的承若,惠澜似有厌倦地下达最后通牒,在这个月内,男子若不兑现承若,她就把和男子珠胎暗结的事告诉袁一,不管是要杀,要剐,都是她咎由自取,她都认了。
男子知道惠澜这样说,是想逼迫自己,早些把事情了结。于是,他就说起,自己与袁一的过节,自己现在的处境,以及若让袁一知道,自己染指他的女人,后果将由多严重。
听到男子吐露的苦衷,惠澜的心顿时软了,也没有之前咄咄逼人。只是,她告诉男子,自己可以等,可自己肚子里的孩子不能等。
若无法得到袁一的准许,光明正大的结为夫妻,那她不介意同男子私奔,隐姓埋名厮守一生。
男子思量了片刻,答复惠澜说,私奔不是儿戏,需要慎重考虑,三天后,再来凉亭碰面,若俩人依旧决定私奔。那就这样做。
之后,男子搂着惠澜说了许多肉麻的情话,惠澜想起从听雨阁出来有好一会儿了,怕引人怀疑,便依依不舍地告别了男子,离开凉亭,往听雨阁去了。
待惠澜离开后,男子在凉亭稍作逗留后,也匆匆离去。
这时,藏身在大树上的袁一,看着男子远去的背影,嘴角露出一抹笑意,喃喃自语道:“私奔?有意思!可我不会让你走得这么容易,尹玉书!”
这日,袁一请来了吏部侍郎,俩人正在房中闲聊,尹玉书抱着一些需要盖章的公文来到正院。
袁一粗略了看了遍公文,而后取来官印,他便在公文上按着印,边询问吏部侍郎道:“前两日,听肖大人说,察院空出一个监察御史的职位,不知朝廷找到合适的人选没有?”
此时,站在一旁等着公文的尹玉书听到这话,不由得两眼放光,屏气凝神地听着吏部侍郎的回答。
只听得吏部侍郎答话道:“人选暂时还没定。别看这监察御史只是八品小官,在朝廷可有不小的话语权,而且,还有很多高升的机会。郡王有没有什么好的人选,可以推荐?”
袁一放下手中的官印,看了眼身边的尹玉书,笑了笑道:“别说,我还真有这么一个人。他资历够,办事能力强,应该能胜任这一职位。”
吏部侍郎笑道:“那敢情好啊!郡王可以让他把官档递呈到吏部,然后,附上一封郡王府的推荐信。若条件符合,郡王推荐的人,吏部肯定会优先考虑。”
袁一拱了拱手:“那就有劳肖大人了!”
吏部侍郎也拱了拱手:“郡王客气了!下官,想起有些事情要办,就先行告辞了!”
见吏部侍郎起身,袁一也跟着起身,将他送到了门外。
临行前,吏部侍郎凑到袁一耳边,低声道:“前两日,郡王向下官打听空缺的事时,下官偶然向郡王提过,老尚书过段时间就到了致休的年纪,吏部尚书一职就会空出。下官论年资,论政绩都能胜任这一职位,到时,希望郡王在皇后娘娘面前,替下官多多美言几句。下官感激不尽!”
袁一笑了笑:“监察御史换吏部尚书,肖大人这算盘打得够精啊!”
第274章 鱼与熊掌
吏部侍郎赔笑道:“若下官有幸胜任吏部尚书,又怎么会让郡王的推荐的人一直做监察御史呢?”
袁一点点头:“有道理!”
送走吏部侍郎后,袁一回到房中,看到尹玉书正立在房中发呆,他走上前道:“我想,你应该能够猜到,我想要推荐的人谁?”
听到问话,尹玉书方才回过神,他边躬身收拾着案几上的公文,边答话道:“小人不知。”
袁一打量他一眼,笑了笑道:“那我就告诉你。我自认为不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也不是一个心胸狭隘的人。我向来奉行功过相抵的原则,所以,你突厥立的功,抵消了你在吐蕃犯的过。当你来到郡王府,你的功过薄就成了空白,你有功我就记上一笔,有过我也记上一笔。”
他轻微停顿了片刻,继续道:“之前,你帮我捋清了官档,制定了军规,这就是功。你知道的,我有功必赏,我要向吏部推荐你做监察御史,虽说是推荐,可这件事绝对十拿九稳。今晚,我会把推荐信写好,明早过来拿了,把官档一起递交到吏部。”
尹玉书面露犹豫道:“这能让小人考虑下吗?”
他皱眉道:“这还需要考虑吗?难道八品小官,你看不上眼?”
尹玉书摇头道:“小人不是这个意思。能容小人考虑一日,明日再给郡王答复,行吗?”
“好吧!”
正在这时,一名小厮行色匆匆地走进房中,而后,将袁一请到了一旁,低声在他耳边说了几句。
袁一便情绪激动地大声道:“有了?她竟敢干出这样没脸面的事来,她当我死了吗?”
说着,他沉默了片刻,像是在想应对的办法,而后,又对小厮吩咐道:“这事不能伸张,相信另外的那个也在府中,三天之内把他揪出来,若没找到,就先把那个没脸的东西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小厮点头道:“小人明白。”
他又嘱咐道:“切记,低调从事!到了斩草除根的之时,找个手脚利落的人,做干净点!”
“是!”
待小厮走后,袁一转过身看到房中的尹玉书,只见他脸色煞白,满头大汗。
见此,袁一笑道:“我已经同意给你一天时间考虑,不用着急得满头大汗吧?”
尹玉书用衣袖擦了擦汗,露出一脸极为勉强的笑容:“好!小人明白。刚才见郡王很生气,是不是府里发生了什么事?小人能够帮得上忙吗?”
他面露怒气道:“没什么。只是惠澜院子里发生了一些小事,有人手脚不干净,事情已经交代下面的人去做了,不碍事!”
尹玉书紧张得咽了咽口水,惴惴不安道:“偷东西的确该罚,可斩草除根,未免太严重了吧!”
“斩草除根指的是,把那些手脚不干净的人请出郡王府,没有别的意思。”说着,他拍了拍满心惊恐的尹玉书:“这事你也别管了!去忙你的事吧!”
尹玉书点了点头,抬起软绵绵地双腿,亦步亦趋地离开了正院。
待他冷静下来,他慌忙找到之前报信的小厮,探听情况,可不管他怎么问,小厮都说,不明白郡王的意思,更搞不懂郡王要让他做什么。
他以为小厮在搪塞自己,可实际上小厮说的全是实情。
之前,袁一就交代好小厮,在某个点上,让小厮装作行色匆匆地来到房中,然后,向袁一说有要是禀报。等他退到一旁后,小厮就随便在他耳边轻声说几句好。最后,不管他说什么,小厮都回答“明白”或“是”就行了。
如此一来,尹玉书只当袁一已经知道,惠澜珠胎暗结之事,正打算要将她杀人灭口,来一雪耻辱,维护自己的名声。
尹玉书与惠澜约定见面的时间就在今晚,可他心里清楚,袁一肯定会派人严密监视惠澜,若他如约前去凉亭,他肯定会被逮个正着。那么,他和惠澜只有死路一条。
若他不去赴约,三日后,惠澜就会被灭口,到时侥幸,惠澜没有把他供出了,那他就可以安安心心地去做监察御史的职位。相信凭借他的才干,不出几年就能在官场上混出一番作为。
他究竟该选女人?还是仕途?
在十年寒窗苦读之时,他就立志要成为辅国治世之臣,虽然,历经诸多坎坷,可这番决心依旧坚定如初。
如今,时运到了,机会唾手可得,终于可以一展抱负,却又要面临这样艰难的选择。
若他带着惠澜私奔,那么,他下半辈子都得隐姓埋名,不可能再有入仕的机会。若他选择仕途,那么,就要眼睁睁地看着惠澜和她肚子里的骨肉丧命。
他该怎么做?他要怎么做?
他心里很挣扎,很矛盾,两者对他而言都是那么重要,可他只能二选其一。
他不停在房中踱步,不停叹着气,不由喃喃自语道:“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