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一低头想了想,点头道:“神医这番惊世之言,简直宁我茅塞顿开。正如神医所言,天下终究是百姓的天下,只要百姓有好日子,有何必在意龙椅上的人,究竟是名正言顺,还是权力游戏的胜利者。”
无名大夫点点头,笑道:“凡事,有善必有恶,有明必有暗。世人或许并不了解,善其实有大小之分,小善即是常怀仁慈之心,身体力行的救危扶贫。大善则是,凭一己之力,造福万民。施行大善者,必先学会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再则,磨练出足够多的智慧去辨明,何时该以恶舍之,何时该以善得之。如此之后,还需要隐忍,保全自身,以待时机,完成惊世之业。”
“小善易为,大善难成。究其原因是大善者,往往都需泯灭小善之心,完成大善之德。大善之行,必须一贯始终,若半途而废,便易沦为奸佞之辈,若成也不一定能被众人所理解。你说的权利游戏的胜利者,往往能够成为大善者。”
第259章 送别老猫
袁一深思了片刻,笑了笑道:“神医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对世间之事,竟有如此精妙深刻的见解,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无名大夫长长叹了口气:“有时候,人活久了,什么都见过,什么都经历过,也就什么都看透了,什么都明白了,自然就懂得了。”
“是啊!我何时能有神医这般境界?”
无名大夫起身,拍了拍他道:“活久了,自然就有了!现在,夜已深,我就不做打扰,先回房休息了。”
他起身道:“好。我吩咐人送神医回房。”
说罢,他将无名大夫送到门口,临走之时,老猫依依不舍地蹭了蹭他的脚脖子,他低头看了眼愣愣望着自己的老猫,低声说了句“走吧”,老猫便转过身,迈起它的贵妇步,随着无名大夫离开了正院。
袁一回到房中,看到床边的熏笼和老猫睡过的被子,心里莫名有些空落落的,一只猫而已,自己会在意它的存在,或者离去吗?他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当然不会!”
他坐到床,踢了踢一旁的熏笼,想了一会儿,便起身将床下的被子连同熏笼一起抱了,来到房外,对院里的小厮吩咐道:“你把这些东西送去给神医,说今晚天气冷,老猫应该需要。”
小厮接过东西,点了点头道:“是。小人这就去办。”
次日,袁一将无名大夫和我打赌送到府外,临时之际,无名大夫将从宫里带回来的那批赏赐交给袁一,让他代为把那些绫罗绸缎,珠宝玉器之物,兑现成现银,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送走他们之后,袁一回到房中,正琢磨要怎么处理那批物品。梅仁像做贼似的,弓着身子挪步到房前,而后,身子贴着门框,一点点地探出脑袋,偷瞄坐在房中的袁一。
袁一只当没看到,继续喝着杯中的茶。梅仁畏畏缩缩地观望了一番后,终于鼓起勇气,迈开步子跨过门坎,来到房中,露出一脸极为尴尬的笑容:“袁哥,别来无恙!”
袁一抬起眼皮瞧了瞧他,冷着一张脸道:“今天真是好大的风啊!竟然把没大爷都给吹来了?”
见袁一开口搭理自己,梅仁一扫之前的忐忑,带着满是殷勤的笑脸来到他身边坐下:“那天,我的态度不好,我已经做过了深刻的反思,今天来这里,就是向你道歉,希望得到你的原谅。你向来心胸宽广”
这时,袁一见说着话的梅仁一直低着头,本来以为他出于自责,才会如此。可他稍一侧身,看到梅仁摊开的手心中放着一张纸条,他一把拿过纸条,摇了摇头:“道个歉还要带小抄,你还真够实在啊!”
梅仁慌忙解释道:“你知道的,我这个人向来不怎么会道歉。我怕忘记该说什么,就提前做好准备,为了以防万一,就把准备做得更充分点。显然,这种充分貌似有点不怎么恰当。”
听到这番狡辩,袁一皱眉道:“你应该知道,我没请你来道歉,你大可不必过来。”
见袁一不领情,梅仁也没好气道:“以为我想过来吗?义妹不想我们为了她这样僵着,要我先让一步,向你道歉。我该做的都做了,你要是不接受,我也没办法。”
袁一冷笑道:“昨天,我才让她称心如意,今天,她就让你来道歉。不得不说,你这个义妹还真够善解人意啊!”
梅仁似乎没有听出袁一的弦外之音,只见他接下话茬,对叶双双大力夸赞道:“义妹向来都是那么善解人意,只是你从没用心了解过她!好比,最近有传闻说,她怀了你的孩子,她觉得对你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所以,昨晚,她为了解释这个传闻,甚至请来大夫,当着许多客人面,替她把脉,证实了自己的清白,也让那个传闻不攻自破。”
听到叶双双已将传言澄清,袁一大大的松了口气,心语:“真不明白这女人,跟她说真话,她不入耳,跟她虚情假意,她倒好说话了!我本不想伤她,可她偏要往刀口上撞,那也与人无尤!”
袁一笑了笑:“这样一说,我好像还真不怎么了解她。”
见他对叶双双的态度有所转变,梅仁也极是高兴道:“这样的态度才对嘛!差点忘了,昨晚义妹托我向你传话,这段时间,她都比较忙,跟你约定出游的事情,可能会有所推迟。”
他一听就知道,叶双双在玩女人那套若即若离,忽冷忽热地鬼把戏,目的是想端起架子,让自己去追着她跑,把她供得跟活菩萨似的。
叶双双这番心思,正中他下怀,如此一来,他正好可以撇开这个自以为是的女人,好好的清净一段时日。
虽然,他很是高兴,可面对梅仁这个胳膊肘往外拐的“情报探子”,他则装出一脸失望:“这样啊?其实,我是很想出去走走的,可既然她走不开,那也没办法。那就等她忙完了再说吧!”他轻微停顿了片刻,道:“对了,她应该不会有太多事要忙吧?”
梅仁用手肘撞了撞他,笑道:“瞧你这心急的样子!你们一个是我的兄弟,一个是我的义妹,有我在,你就尽管放心!我会让她尽早邀你出游的。”
袁一笑了笑:“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了哦!”
其实,袁一心里清楚,梅仁越是表明他的心急,叶双双越会端着架子,离得更远,这正他所期望的。既然,叶双双利用梅仁套取消息,那么,他也可利用梅仁误导叶双双,从而,摆脱纠缠。
正在他沉思之时,丁管事来到房中,向他行了个礼,而后,开口请示道:“昨日,神医留在府中的那批赏赐,郡王打算如何处置?”
他一时还打不定主意:“这个嘛我还没想好。我需要把批赏赐换成现银,你觉得怎么做,才最合适?”
丁管事想了会儿,道:“这批物品是从宫中出来的,若随便将它买了,肯定有所不妥。平日里,哪位大人,王爷家里有喜事,郡王都要送去贺礼。小人见那批东西,都是上等之物,正好可以备在府中。再则,郡王府中女眷众多,那些绫罗绸缎可以分给那十二位姑娘。至于现银,可以按那批物品的市价,从账房里将银子划出来。不知郡王意下如何?”
袁一点头允许道:“就这样办吧!”
“是!小人这就去办!”
待丁管事走后,袁一喃喃自语道:“银子有了,该到哪里去帮人呢?”
听到这话,一旁的梅仁问道:“你这银子是打算去做善事吗?”
袁一点了点头。
梅仁提议道:“新昌坊和风宜坊不是常年都有富人搭粥棚,向穷人施粥吗?你不如也去那里接济穷人。现在,正好是大冬天,他们施粥,你就向穷人发放冬衣棉被,这样不挺好?”
袁一摇了摇头:“我不能去那里。”
梅仁不解道:“为什么啊?”
“我想不露面,让人知道。”
梅仁纳闷道:“做善事挺好的,又不丢人,干嘛害怕让人知道?难道你是怕别人说你沽名钓誉,图名声?”
“差不多吧!”
梅仁想了想:“既然如此,不妨来个做好事不留名。你就扮作想要做善事的财主,然后,到新昌坊和风宜坊走一趟,找个可靠的粥棚,把银子捐给他们,让他们添置冬衣棉被,发放给前来领粥的人,这样问题不就解决了?”
虽然,觉得梅仁的提议不错,可他还是有些许犹豫:“这个嘛”
见他犹豫不决,梅仁皱眉道:“以前,你拿主意不是挺麻利嘎嘣脆的吗?现在怎么变得这么婆妈?你就别这个,那个了!今天,我刚好休值,就陪你到新昌坊和风宜坊走一趟,把事情给办了!”
他舒了口气,笑道:“难得没大爷雷厉风行一次,那就这样办吧!”
梅仁得意一笑:“现在,我在折冲府都是雷厉风行,雷打不动,雷惊电绕”
他摆了摆手,打断道:“我知道你很雷,只要不是雷声大,雨点小,随你怎么雷都成!以后,别人夸你,就谦虚地说声谢谢,不要别人给你三分颜色,你就强行锦上添花。”
梅仁白了他一眼:“难道你不损我,就不会高兴吗?一次,哪怕一次,你纯夸不损,我就谢天谢地了!”
他耸了耸肩,一脸正经道:“没办法,那是我的爱好,所以你懂的。”
这时,袁一换了便服就同梅仁骑了马,先来到新昌坊,看到街前的牌楼下,搭着四,五个粥棚,每个粥棚前都有很多身着褴褛的穷人在排队领粥。因为,人数众多,所以,牌楼前的街道被挤得水泄不通。
第260章 刹那永恒
马背上的袁一见到如此情形,心生感慨道:“没想到,纸醉金迷的帝都长安,竟有这么多食不果腹的穷苦百姓。”
一旁的梅仁听到这话,解释道:“其实,前段时间,我路过这里时,领粥的人并不是很多,粥棚也只有一两个。现在,关中正闹饥荒,粮食价格飞涨,有些原本勉强可以糊口的贫寒人家,现在也难以维持生计,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来这里领粥。”
袁一点了点头:“原来如此。那我们为他们提供过冬之物,也正是时候!”
说罢,他和梅仁都下了马,将马栓到一旁的大树下,见他们往人流中挤,一旁排着大队领粥的人,纷纷甩手让他们到后面排队。梅仁将来意向众人解释了一番,可他们却以为梅仁和袁一为了插队领粥,花言巧语地哄骗他们。
因而,他们围梅仁就是一顿臭骂,无奈,梅仁和袁一只好退到了最后面。
以现在的形势来看,他们不可能大摇大摆的走到粥棚去询问情况,只能乖乖的排队到达粥棚,再向负责人说明来意。可该选哪间粥棚才最可靠呢?他们看到一眼望不到的领粥队伍,不由得犯起难来。
如此,梅仁便活动起来,跑到各处队伍前打探了一番,而后,便要拉着袁一往最长的那列队伍去。见此,袁一很纳闷道:“那里的队伍都排到街尾了,为什么要选那个粥棚?”
梅仁解释道:“这几个粥棚,有的只送白粥,有的送白粥和咸菜,只有这个人最多的粥棚既送白粥咸菜,还送馒头烧饼。这家的主人出手这么阔绰,一看就知道是个大善人。你把银子托付给他,应该错不了!”
袁一觉得梅仁说得有几分道理,于是,便随他一起到街尾去排队。袁一刚走到队伍后站定,一个随后走来的老婆婆大跨一步,强行隔开了梅仁,站到了袁一身后。
见被一个老人家见缝插针,感觉受到欺负的梅仁便出言理论了几句,老婆婆不仅没有任何羞愧之情,还朝梅仁翻了个大白眼:“你这个小伙子,长得倒是一表人才,怎么这么不讲理呢!明明就是老妇先来,凭什么要让!”
听到这话,梅仁气不打一处来,对背着身子站在前面的袁一喊道:“袁哥,你别不吭声啊!你倒是给我评评理啊!”
袁一故意装聋作哑,可听到梅仁这番喊话,只好转过身,道:“我什么都没看到,这还真不好评理。不过,尊老爱幼嘛,就算主动让位给老婆婆也不为过,何必如此斤斤计较!”
听到袁一竟帮着老婆婆说话,梅仁冷笑道:“说得还真好听!你倒是让个给我看看啊!”
见梅仁不依不饶,袁一只好退了个身,向老婆婆做了个请的手势。
这时,老婆婆急忙将袁一拉了回来,满脸堆笑道:“真是好孩子!不像后面那个小肚鸡肠!老妇若受了你这一让,那就真成了没理的人,你还是好好的站在这里,免得那小肚鸡肠又乱嚼舌跟!”
见袁一和老婆婆倒成了一家亲,梅仁气得七窍生烟,可又不好发作,只好咬牙低着头,将拳头攥得紧紧的。
老婆婆觉得跟袁一投缘,就拉着他东家长,西家短的聊了起来,老婆婆都不带歇的,一路从街头说到了街尾。虽然,袁一心里头烦着,可出于礼貌,他偶尔会点头示意,或是,搭上老婆婆的话头说上几句。
一路上,受尽语言轰炸的袁一终于望眼欲穿地来到街前,当粥棚近在眼前时,一种胜利在望之感油然而生。
正当他在心中默数着前面领粥的人头时,老婆婆拍了拍他的肩膀,他转过头,听到老婆婆问道:“小伙子,你来领粥,怎么没带碗来?”
他边向前退着走,边回答道:“其实,我不是来领粥的,我是有事要办。”
“这样啊?”老婆婆殷勤地笑了笑:“能帮老妇一个忙?”
“请说!”
“反正,你也排到这儿,不如代老妇多领一份粥,如何?”
他正要说自己没带碗,可还没开口,老婆婆就很麻利地从手中的提篮里,拿出一个大碗塞到他手中。
这时,身后的梅仁凑上前,往老婆婆的食篮里瞅了眼,语带嘲讽道:“我说老人家,你这准备还挺充分的嘛!你这是准备要排几轮?十?九?八?”
老婆婆扬了扬手,低声道:“小声点!我家孙儿多,这是替他们领的!”说着,她看到梅仁也是两手空空,便从食篮拿出一个碗,也不问就直接塞他道:“你也做回好,帮老妇那嗷嗷待哺的孙儿们领一份粥吧!”
梅仁对之前的事还心存芥蒂,便要将碗退还给老婆婆,见此,袁一搭话道:“这可是证明你心胸广阔的好机会。”
听到这话,老婆婆也殷勤道:“你这小伙子越看越俊俏,肯定心胸广阔!”
梅仁嘟囔道:“俊俏就心胸广阔,这是什么逻辑!”说着,他无奈吐口气,答应道:“好!我就做回好人!”
看到满脸无奈的梅仁,袁一笑着摇了摇头。这时,老婆婆往前面指了指,对袁一道:“到你了!赶紧!粥多点,咸菜多点,馒头选大的,烧饼也要大的!”
在老婆婆的叮嘱声中,袁一转过身,将捧着的碗伸到舀粥的人面前,他稍一抬头,看到站在面前的人竟是太平。只见她身着锦缎冬衣,梳着单螺髻,装扮素雅,落落大方,穿着打扮像是大户人家的年轻夫人。
这时,手握长勺的她正低着头,舀起一大勺白粥,放到袁一送来的碗中,她带着亲民的微笑抬起头,她明媚的眼神恰好与袁一惊诧的眼神相遇,她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取而代之是一脸难以置信的惊讶。
仿佛,俩人间的相视产生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吸引来,让他们都无法离开彼此的视线。渐渐的,他们眼里的惊慌变成了探究,然后,又变成了柔软,最后,变得眷念不舍。
一瞬之间,他们都沉迷在彼此的视线中,忘记了过去,忘记了现在,忘记了以后。也忘记了怨恨,忘记了身在何处,忘记了所有人。
他们只想拥有这一刻,拥有这一刻中的彼此,哪怕这一刻短暂得稍瞬即逝,不过只是弹指挥间,他们也想紧紧抓住这一刻,因为,刹那即永恒!
见袁一在粥棚前逗留了许久,队伍后的人变得不满起来,纷纷嚷嚷着让袁一赶紧离开。听到身后响起喧哗声,俩人方才回过神来,太平急忙抽离视线。
她低头沉默片刻,待稍整理好情绪后,她一把夺过袁一手中的碗,将碗中的白粥倒回粥桶中,冷笑道:“你堂堂荣郡王,跑来这里凑热闹,还真是有脸了!难道是用良心换来的好日子过腻了,硬是要送上门来自取其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