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你就跟着宁嫔。”
秋桐平静地尊了旨。
随后,康熙也没说一声,就带着人走了。
武安宁停了马,远远看着康熙离开,她知道定然是发生了什么事,当然也不会傻的冲过去询问。
草场里面就只剩下武安宁带来的宫人和秋桐,倒是外面入口出口还有着当值的侍卫。
秋桐立即上了马,准备跟着新主子宁嫔,免得她在马上出事,到时候隔得太远,她也不好出手。
武安宁淡淡地看了秋桐一眼,乾清宫有名有姓的宫女儿,后宫几乎都知道,可没有这个叫秋桐的,可是康熙又知道秋桐这个人,而且还很信任地让她教后宫娘娘骑马,可见并不是什么普通的宫女。
今日,她第一眼看着秋桐,她就生不出什么好感,明明秋桐什么也没做。
“娘娘可是要歇一歇?”
秋桐见宁嫔停下来,想着骑了这么久,宁嫔累了也是正常的事情。
武安宁没理她,重新驱马又跑了起来,秋桐连忙跟上,她将马速控制得极好,可见她的骑术非常好。
又跑了两圈,武安宁下了马。
云瓶立刻过来帮武安宁脱掉手套,武安宁见秋桐一直跟在自己身后,她淡淡问道:“明日再来。”
秋桐不急不缓说道:“皇上吩咐,让奴婢日后跟着您。”
武安宁心中微堵,想往她这儿塞人就塞人,还没给她拒绝的机会。或许说,康熙还会认为他给人还是荣耀。但是后宫里有了地位的女人,这根本不是荣耀,而是一尊大佛,碍事得紧。
既然要跟着自己了,武安宁就不得不打听清楚了。
“你叫秋桐?”
秋桐恭敬的说道:“是。”
“哪一旗的包衣?”武安宁现在不是以前刚进宫的小贵人了,这会儿她能直接问。
秋桐沉默了一会儿,还是答道:“奴婢不在包衣旗。”
武安宁这便意外了,皱眉道:“能说清楚吗?”
秋桐低声说道:“奴婢是皇上南巡将奴婢带到景山马场的。”
原来是在景山做宫女,难怪不为宫里人所知。
“奴婢曾是会陵马场场主之女,因地方官贪图奴婢家的马场,害得奴婢一家家破人亡,后来皇上南巡,奴婢求死冲撞了御驾!”
武安宁心惊,拦了出巡御驾,怎么可能,要知道御驾出行,整条街道都封了,哪里能有人闯进去。
却不知,那次南巡,是三藩平定没多久的时候,康熙为了收拢民心,下了旨意不需封路,许江南百姓在两侧观看,也同样严词下令,诸侍卫不得伤害任何被推挤扰驾的百姓。
秋桐会点拳脚功夫,拦在两侧只是普通兵丁,她还真从缝隙中挤进去了告了御状,若非康熙之前没有下令,她刚挤进去,还没冲到一路队伍中,就会立即无声无息地被拖了下去。
可是秋桐从一侧冲进去的正好是龙辇行走所在,龙辇中隔着能看到外面情形的帘子,一切都碰了巧,才让秋桐误打误撞地成功了。
接下来的事秋桐没有说,只是说道:“奴婢在龙辇上为先后所怜,这才入了京!”
短短几句话就完全昭示了她的身份,先后,南巡的时候,无论是康熙二十三年,还是康熙二十八年,仁孝皇后和孝昭皇后都已经去世,那么只能指的是孝懿皇后。
孝懿皇后将人带回了京,之后被安排在景山马场,或许是孝懿皇后一时心善,怜悯这位秋桐孑然一身,也或许还有其他原因……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武安宁真不想要她。
等等,在龙辇上为先后所怜……当初南巡,孝懿皇后在龙辇上?武安宁立即记起来她第一次在乾清宫所见到的那副有着秘密的出巡图,这么说,那副出巡图很可能是孝懿皇后的手笔。
孝懿皇后这么用心留了个秘密,到底是什么秘密?还特意挂在了这侍寝的地方……
临死前说不出口的秘密,又不想随着时间埋入尘土,想来是个极大的秘密,武安宁心生异动,以后若有机会,定要好好一观,她有种预感,这个秘密是不会让她失望的。
武安宁心里头对这位秋桐还是没有什么好感,不过听她这么一说,面上的表情也只能和缓起来。
“原来如此。”
说完后,武安宁也不再问了,因为再问也问不出什么,而且太究其根本,如果被康熙知道了,认为她对孝懿皇后不敬就不好了。不过这秋桐也不简单,这过了七八年,一直呆在这里,后宫几乎不闻,偏偏今日情形又看来康熙对她很信任,这中间没有点什么,她才不信。
武安宁仔细瞧了瞧这秋桐,这一看……她心中微跳,然后装作不经意地拉过她的手。
温声对秋桐说道:“那以后就多劳秋桐你好好教我骑术。”
这秋桐并非处子之身。
武安宁目光微闪,如果真怜悯她,给她找门亲事不是更好,现在她明白了,可能她成了康熙的人,才不能说亲事的。武安宁微微嗤笑,不知是笑康熙还是笑这秋桐。
秋桐低眉顺眼地福了福身,说道:“奴婢自当尽心尽力。”完全没了之前的严肃。
武安宁点了点头,松开了秋桐,然后搭着云瓶的手走到了前面去。
秋桐在宁嫔走到她前面去,她慢慢抬起头来,目光有些迷茫,这么多年过去,她求了先后不进后宫,现在,她还是得进去了吗?还有……皇上真的那么喜欢宁嫔吗?
☆、67|66|65.jinjiang
第67章
皇上真的那么喜欢宁嫔吗?
秋桐心里头流露出从来没有感受过的酸楚,当年只是一次偶然,她在江南得了招幸,却也知道这是意外,皇上根本就不在意,而且她又没有什么身份,去了后宫也不一定有什么名分,所以她被先后施恩送到景山马场,之后就再也没在皇上面前出现过,后来因为先后薨逝,她感先后恩德,就在马场私下拜祭,没想到会被皇上发现,而皇上竟然还记起了她,并且日后对她甚是信任,慢慢的,她也成了掌事姑姑。
却不知,若没有当初孝懿皇后曾言被他宠幸过的民间姑娘不要名分,加上当初闯御驾的事太过深刻,康熙也记不起来。
但是秋桐不管知不知道原因,过了这么久,为她家里报了仇的皇上就一直是她所最感激的人,后来她最感激的人成了她唯一的男人,而且那么尊贵的身份竟然还记得她,这几年来,不知不觉中,她心里已经发生变化。
所以,她今日才会出现从未感受过的酸楚情绪。
马场在山腹,武安宁走出马场就是一座花园,花园中心是一座颇为壮观的湖,湖上荷叶笼罩了边缘,此时正是夏日,粉色剔透的荷花开了,为这湖光山色添了不少丽色。
湖中心远远有着船只在飘荡,可见今日有人在湖上游玩。
武安宁正准备收回目光,突然重重莲叶下一小片淡雾灰白色的小花引起了她的注意,似烟非烟,又入小小星光点。
那是轻烟花吗?
武安宁停了下来。轻烟花是修仙界常见、最低阶的灵花之一,不入阶层的灵药。它生长在水中,一长经常就是一片,之所以说是灵草,那是因为着轻烟草会吸取荷花莲叶的生命力然后储存在花中化为灵力储存于花心。
一般而言,只有灵荷才会滋生出轻烟花来。这里有轻烟草,估摸着可能产生了灵荷,不过武安宁现在倒是没能看见,目光所在之处,都是凡花。
就是有灵荷了,灵荷已经有了等级,和不入阶的灵药有着几十倍的区别。灵荷对于武安宁来说,并没有什么吸引力,因为她不能用,有些灵药的灵气需要灵力化开使用,有些灵药能让普通人使用。而要灵力,必须是修仙者,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借用符箓或者本身存着灵力又能够普通人使用的灵器。修仙界中武安宁符箓和法器不缺,而且还有机会求上老祖,让一个低阶修仙者帮助她化开灵力,但现在,武安宁一个都没有。
灵荷是前一种,需要将灵荷里的灵力化开使用,若不化开,灵荷一离开根茎,其蕴含的灵气就会消散掉,而之前武安宁在图志上所见的清鸣草和现在的轻烟花是后者,不需要化开就能使用。。
修仙界九成五的灵草属于前者,而后者剩下的都是不入阶的灵草,以及那么寥寥几株特殊的药草,清鸣草就是几种特殊的药草之一,它属于二阶灵草。
这轻烟花不入阶,不入阶的灵药,一部分能为普通人所利用。
所以,就目前而言,武安宁眼中的轻烟花比灵荷更重要。轻烟花再配上一些人参灵芝等物,可以炼制出最低阶的小还丹,而且还能炼制出迷药来,这迷药就绝不是凡间迷药所能比,除了修仙者,这要做出来的迷药用在凡人凡物上,都是一沾就倒,而且脉相上看不出任何异样,只会以为是睡着了。
小还丹是救命良药,无药可救的人将死之时,服了它,能延长那么半日的苟延残喘,若是内伤,那就是神药了,一颗下去就能痊愈。是的,这小还丹最适用的是给予江湖人。
这个时间也没有什么内力之说,但对普通人也是增强体质的好东西。更何况,武安宁也在修炼养身法,这东西还是有一点用处,至少吃上两三年,也能抵得上服用一低阶灵丹的效果了。
“今日荷花开得漂亮,过去瞧瞧。”她说道。
云瓶自是答应,这湖边缘的一片荷花今日确实开得极美,这在后宫里,是难得见到这么壮观的景致。。
湖的边缘处有好几处亭子,建在重重荷花丛上,完全方便赏景。
武安宁坐在亭子边缘横栏上看了好一会儿,随后就打发福禄下去给她摘荷花,她嘱咐得一点负担都没有。
“湖水深,去叫艘小船过来再去摘。”武安宁想着福禄是自己人,现在天色还早,她等得起,就不强求福禄下水了。
福禄连忙答应下来。
福禄成功上了船,很快就穿入了重重荷叶间,武安宁打着扇子,装作不经意地看到荷花叶旁水上的轻烟花,说道:“那一篇似白雾的是什么,多采些来让我看看。”
福禄一听,转身看过去,说道:“回主子,是白水藻。”
武安宁心中一定,问旁边的人:“什么是白水藻,有什么用?”她当然知道什么是白水藻,不过对于这里的人将轻烟花打成白水藻她有必要确定一下。
云瓶说道:“水上飘浮上来的白色水草,各种各样的,今天这样的和其他的白水藻似乎有些不一样。”
武安宁装作兴趣起来,说道:“有什么不一样?看着有点像小花……”随后高声喊道:“福禄,全采过来,让我好好看看。”
云瓶没做声,也没多想,主子一时好奇了而已。
福禄也很认真的采了一大把回来,轻烟花的主要药用集中在花心,所以武安宁也不怕福禄采坏了,更何况,这里既然已经生长了轻烟花,日后还会生长。
只要灵荷还在,每年都会有一片轻烟花,武安宁并不着急。
只是来往景山要多想点借口而已。
一番收获下来,武安宁心情极好地回了宫里。
一回宫,武安宁看了安敏后,就沐浴准备休息了,骑了这么久的马,是该好好歇歇。
武安宁一直以来就不喜欢有人守夜,也常常这么做,只因为一个人在屋里她能做很多事,比如配置香料,比如切个参片,比如摆弄一些好不容易留下来的药材。
武安宁将轻烟花放到了桌上。
小还丹的炼制当然要火,这个她早就有了准备,只是普通丹药而已,用香炉也尽够了。丹药练过无数次的武安宁,并不会出现什么差错,尤其是这种连火都不需要看着的普通丹药,更是轻易成功。
约莫半个时辰,她留下来的人参等药材全部花了干净,也不过得了十九颗小还丹,和两颗迷丹。
武安宁将其收起来,心里头也安稳了许多。
***
七月末,正是京城最热之时。
浩浩荡荡地北巡队伍已然出发。
随同一起北巡的,康熙下旨由德妃和宁嫔随侍,此外,并无其他后妃。而皇子中,由皇长子胤禔、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佑、皇八子胤禩随驾,还带上了五格格和六格格。
这才行了不到两个时辰,浩荡的队伍竟然就在汤山停下来了。
武安宁下了车子,远远就看着康熙在温泉边上和一个传教士在说着什么,大阿哥胤褆和三阿哥胤祉也附和几句,后面有几个穿着官服的中年人摇头晃脑。
这里正黄旗的侍卫每隔一米就有人站岗。
德妃这时候也下来了车子,刘进忠亲自过来,给两人请了安,说道:“皇上今儿见了这汤山温泉,需得在此停歇一晚,汤山无行宫,还请两位娘娘前去前面乡绅别院暂歇。”
现在的小汤山就是一片旷地,远非日后修建了行宫所能比。
德妃客气的说道:“有劳刘公公带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