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李佳氏几个都低下头去,她们听了心里头失望不已,不明白为何太后拒绝给皇上立后?
武鸾儿这还是头一回近距离,也没有多少顾忌的去打量这个传说中的二太子,这一看,武鸾儿心里忍不住赞了一声,以前远远瞧了瞧,知道二太子长得不错,这次认真看,她发现真是端的俊美无比。
更重要的,现在的二太子成了摄政王,比以前的文雅清和,现在多了份稳重和深沉,还带着一股忧郁的气质,比以前吸引人多了。
武鸾儿都嫁人生子了,心里都不由地暗赞,更别说一旁的武玉莹了。
武玉莹这是第一次见到胤礽,然后心灵有着从所未有过的冲击。
摄政王……之前就没娶福晋,现在……也没有王妃,不知道……能不能……
武玉莹心里产生了这个念头,就再也挥不掉。
“皇上还是不翻折子吗?”武安宁问胤礽。
胤礽摇了摇头,自从那日诸王死在乱箭下后,十五弟就再也没有翻过折子,折子都是他和太后批得,十五弟看都不看一眼,上朝也是干坐着,一下朝就进了内殿,据说是在修炼。
“也算了,随他去。”
“可还有其他事?”
胤礽摇了摇头。
武安宁对他挥了挥手,说道:“那你下去吧。”
胤礽行礼退了下去。
屋里为之一静,他们以为是皇太后和皇上被摄政王控制了,但刚才的情形看来,根本就不是这样的。摄政王很尊敬太后和皇上,而且从他们对话中得出,之所以有摄政王和太后听政,是因为皇上根本就不参政事。
目送胤礽离开,武安宁就起了身,说道:“如果没有其他的事,本宫就送你们回去。”
这次见她们,也不过是稳稳她们的心,如今胤礽一过来,他的态度就说明了,也没必要再多话。
四人心里头都有些乱,也都点了点头。
***
日子慢慢走上正轨。
康熙四十六年过去,新年到来,改了年号为永安。
胤礽处理政事很有一套,到底是他做惯了的。
武安宁一开始就不显山露水的,直到准噶尔部策妄阿喇布坦出兵进攻西藏的消息传来,武安宁否了胤礽提议正白旗完颜策牧出征,改年羹尧出征。
大将军确立前,摄政王和武安宁也不得不因为各自政论斗了一圈,但最后赢的是武安宁。
武安宁能用帝印,但是摄政王不能。
武安宁的势力也终于浮出水面来。
尤其年羹尧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平定漠西蒙古,其中而他所带领的征西军的‘破天’火统让人闻之色变。因为太灵便了,而且炸膛的几率小得可怜,威力也很大。装上破天的火统打哪里,哪里敌人就会迅速崩溃。
更令朝廷心惊的是,圣母皇太后竟然下令西进,一直打到蒙古边境,户部哭诉没钱粮了,皇太后才收手。回来的西征大军肃杀之极,竟然叫八旗军都有些胆寒。
武安宁亲自带着文武去迎接年羹尧,西征军一般驻扎了京城。京城里的各旗兵马都不免产生了威胁感。
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圣母皇太后会允许年羹尧带军来京城。
这……这难道不怕年羹尧造反吗?
那可是有十万大军,而且还有破军利器。
就是摄政王也反对,可是武安宁一意孤行,而后圣旨发出,所有人也只能听命了。
此次年羹尧大破蒙古,战功不凡,年羹尧进朝,武安宁就直接给了三等公的爵位。
年羹尧没有半点自恃的意思,跪在大殿中央,异常恭敬。
别人不知道,他还能不知道上面的圣母皇太后能轻易取了他的性命,还有那破天也是皇太后取出来的。
更何况,他军中他还不知道有多少是皇太后身边的人,他哪里敢有丝毫恃功的意思。不过,他如果恭敬,而且他自认为也有本事,日后跟着圣母皇太后,也不怕没有荣华富贵。
这次带兵进京,他有种预感,皇太后就会有大动作。
***
永安元年,崇安太后带着皇上祭天,夜梦仙人指示,第二日在朝堂提出给八旗改名。
一时间,立刻就被诸多旗人所请谏制止。
崇安太后不乐,执意要改,摄政王以坏了祖宗先例为由和太后当朝对峙,崇安太后责令摄政王回府思过。
还是下旨将正黄旗改为青龙军,镶黄旗改为白虎军,正白旗改为朱雀军,镶白旗改为玄武军。
正红旗为烈焰军,镶红旗为飞雪军,正蓝旗为雷霆军,镶蓝旗为云霄军。
只是换个名字,大家也没往深处想,但是他们挺怕开了先例,然后这皇太后以后再弄点什么违背祖宗的事,所以他们才大家反对。
但是这和旗名一出,镶白旗的人高兴了,竟然和武安宁的心腹等人站了同一阵地。
只因为,他们这一旗和上三旗同属四象,会不会就是皇太后要将他们这一旗提上来?由不得他们不多想啊。上三旗和下五旗的地位区别可大了。
这一闹,朝堂好不热闹,诸臣去求皇上,然而皇上淡淡地说道:“朕也梦到了,仙人说改八旗名有利我朝千秋万代。”
众人顿时语塞。
武安宁趁着这机会,就嘱咐旗务改制,再也不听他人所言。
终究还是有满人跪着不愿离去,武安宁也不再理会就下令下朝了,他们被拖出去,可还是跪在大殿前。武安宁也不再让人将其拖出宫去,任由他们跪着。
然后等到了晚上,这几个跪在乾清宫外的人,家里被雷电劈了了,众人的脸色要多好看就有多好看,这时候,再也没有人敢反对了。因为这是明晃晃地受到‘天罚’了。
也因为如此,所有人都无不上心起来,对于他们来说,这可是天旨了。
也不断上折吹捧,圣母皇太后和皇上是天命之主。否则,上天怎么会给她们入梦。
而事实,胤禅沉默地在修炼,昨晚上用了不少巨雷法还是多多少少掏空了小半灵气。
改了旗名后,武安宁就没折腾了,开始了新年科举,这次科举武安宁授了大学生张英为主考。
其中,八旗子弟在这次副考中只占了一个名额。
新帝的第一次科举,是完全瞩目的。
武安宁很关注这次的科举。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我食物中毒挂吊瓶去了,在文案请了假的,大红字现在还在呢~~~
☆、第163章 0163
作者有话要说:
春闱期间,雍亲王府四福晋病逝了。
报上来后,武安宁微微扯动一下嘴角,雍亲王果然是个狠人。
武安宁也不再关注,开始忙着在朝堂掺透自己的势力,至于雍亲王,对于权力被她和胤礽大消减的情况下,早就成了闲人,加上摄政王在前年那场毓庆宫杀叔弑兄灭弟之举,也不会再有多少门人去投靠失势的雍亲王。雍亲王也只能忍着,继续做他的富贵闲人。
“宣金科状元、榜眼、探花觐见!”
外面随着这宣旨的声音层层传出乾清宫外,礼炮也响了起来。
不一会儿,三人低着头慢慢走进来。
武安宁看着头前一个不到二十的年轻人,果然长得好,无怪睿康对他顺眼喜欢得紧。
这次,在朝堂上的胤禅也难得露出个笑容,目光也多看这新科状元两眼。
前些日子,他可是听皇姐说了,这次参加殿试的有个她喜欢的,后面他打听一下,知道是这个孔继礼。
额娘也是个偏心的,确定皇姐真看上他了,也将他从第十六名提到了状元位置上。
“跪!”
“拜!”
一连续的礼节,在场也有不少人看着向来不管事的皇上,现在对这新科状元频频看去。
众人心里不由地打了个突。
皇上不肯大婚,难道……是喜欢……男人。
摄政王胤礽面上淡淡的,他其实也清楚,不过这些日子,他和太后闹得不愉快,甚至对于睿康的婚事,又闹了一出。
就算舍不得公主和亲蒙古,但怎么也得在京里找个贵族公子嫁了,怎么能找个一无所有的书生,就算是姓孔,但也要看他是不是嫡支。
他这还没做摄政王两年,就感觉越来越疲惫,而且随着时间越长,他觉得,他早晚有一天会和皇太后彻底闹开,到时候还不知会是什么样的结局。
***
琼林宴。
文武百官惊奇地发现,主位上的几个位置,竟然多了一个陌生的年轻人,认识的人不由吃惊,因为这年轻做皇子打扮的,可不是固伦睿康公主。
说起睿康公主,不管是蒙古还是满朝亲贵,可都想着结亲了。
现在……他们都不由地失望起来,看来睿康公主看上新科进士们了。
算一算,中间有几个年轻未婚的,再比较一下出身,可得好好打算一下。
如果作为固伦公主的额驸,也不怕没有家族前程。
武安宁小声问睿康话,睿康笑说:“性子也好,额娘,就他了。”
长得好,性子好,不像短命,睿康性子有些好强,就喜欢这样的。
胤禅听力极好,传音说道:“虽然没有成亲,但是谁知道家里有没有婚约……”
武安宁瞪眼,也传音说道:“有,也能废了。”
胤禅不由地摇了摇头。
倒是睿康笑着在武安宁耳边说道:“额娘别担心,也不是非他不可,以后也未必不会再遇见一个我喜欢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