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了晃手中的毒茶,不言而喻。
她根本不怕,早就准备奉旨而死,只是临死前设了一局,想将他们一网打尽。
真是可怕的手段。
八阿哥思虑一会儿,然后将门关了。
“皇太后好手段。”
他们太过轻视了女人,在朝堂斗了这么久,输给皇阿玛也就罢了,竟然还会栽在女人手上。
“喝了本宫的茶,皇上会给你们的儿子留个体面,真要闯出去,未来诸王府、贝勒府会不会就此根绝,本宫也保证不了。”
他们心里这时候暗恨到了极点。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七点再见~~~~
☆、第160章 0160
第160章
胤礽在屏风后看到这一切,心中一叹。
原来,殉葬的事还是她自己捅出来的,就是为了收拾还贼心不死的诸皇子们。
手段相当粗暴,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他们人死了,其党派也就完全烟消云散。
昨日留着他教胤禅批折,就是为了在毓庆宫布置,一边是毓庆宫能方便他定罪,另一方面,这个地方……足以让诸位兄弟心生各种负面情绪,而且毓庆宫的地理位置最是易守难攻,这被重重包围,他们想逃出去根本不可能。
这时候,胤礽竟然看见她喝下毒茶,他脸色一变,竟然起了身想要出去阻止,可是理智回来,他还是坐下来。
而离武安宁最近的直王和十四阿哥,竟然没来得及出手打翻。
眼见着人倒下了。
屋里人心知完了,这下人质都没有了。
“冲出去。”八阿哥面沉如许。
只能如此了。
可恨这是进宫,他们不但不能带人进宫,更连兵刃都不能带。
“带着她的尸身,让他们弓箭手发挥不出作用。”
胤禅的灵识中听到这声音,他仿佛看到皇额娘嘴角勾出的嘲笑。
皇额娘做了这样的戏,是不是也是让他看清楚他的兄长们的德性。
“一直以为胤褆心狠,没想到竟然是八弟你心狠手辣。”胤礽不得不走出来。
现在太后似乎被‘毒死了’,那么众目睽睽之下,逼死他们的也就只能是他爱新觉罗胤礽了。
这个女人真是一切都算计好了。
“是你……是不是你设的局,武氏一个女人怎会有如此手段。”胤褆就喊叫起来。
胤礽面上嘲笑,竟然还有如此认为。
胤礽目光冷寒,现在死了也好,也会比日后被这个女人玩得一家子都没了。
“将太后放下,留你们这些以下犯上,谋害皇上太后的乱臣贼子一条全尸。”
虽然是背黑锅,但是也不过是名声上杀害兄弟的难听名声,而罪名上,完全没有,因为他们确实谋害了新帝和太后。
胤禅那淡淡说出被行刺了一百三十三次!他分辨得出来,这不是假话。
胤褆和十四最先朝着胤礽抢攻上去。
然而离得远,里面还有着暗卫,立刻就将两人阻止住了。
胤礽当下就打了个手势,禁军们立刻冲杀上来。
胤禩看着围着他们的禁军,再看上方的胤礽,大势已去,大势已去!
也怪他们心急想要逼迫皇太后殉葬,以牵制十五登基,正是被利用了这一点,被十五、老二和一个女人算计了。不过他们也真能舍得下皇太后,胤禩突然明白,只有这份子的无情才能走到高处。
他的胸口一痛,感觉数箭刺穿了他,眼神间有些涣散,他最后想得不是不甘心,而是担忧起府里面的福晋来。太后虽然死了,但是……福晋和睿康有仇啊!
胤礽看着他们一个个倒下,原来对付他们是那么简单。
毓庆宫门口,胤禅突然出现在这里。
他什么也没说,也没看这里还在垂死挣扎的兄弟们,而是沉默地抱着额娘离开,他终究向额娘妥协了。
康熙四十六年十月十八,正值永安帝登基前一天,康熙九子和礼亲王、安亲王等六王矫诏逼崇安太后服毒殉葬,为理亲王胤礽伏兵斩杀。七日后,崇安太后毒解,满朝恭贺。——出自lt清史gt白话版
毓庆宫在前朝,诸皇子和诸王死讯传了出去,不但没有任何人闹事,反而都噤若寒蝉,诸皇子和诸王的福晋和子嗣更是只关了大门,在屋里偷偷痛哭。
在佛堂念经的雍亲王胤禛得到了消息,他按住了佛珠,久久都不在拨动一颗。
自康熙驾崩后,一直缠绵病榻的四福晋竟然吐出一口血来。
她最后的希望也没了。
她还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武氏会走到这个程度。还有……为什么为什么不是四爷登基?她是要做皇后的,她是皇后!皇后!
难道皇后之命只是姐姐的,她顶替的名字也没有用?还连累到了四爷?
四福晋又吐出一口血。
“四……四爷呢?”
几十年的信念一朝崩塌,原本生出弘历后体质下了两个层次的四福晋完全病倒了。
这中间又有十五难以回京和遗诏的事,四福晋又在希望和失望中徘徊,加重了心里负担,现在病情更重了。
不过,她还能坚持,别的阿哥被杀了,但是她的四爷没去掺和,四爷又有野心,她又将希望寄托于四爷身上,希望四爷告诉她,会慢慢谋划拿回皇位的事。
“爷在小佛堂。”
“扶……扶我去看四爷。”
“福晋,你的身子撑不住了……”
“闭嘴,我一定要去。”
终究拗不过四福晋,她们扶着四福晋去了佛堂。
雍亲王看着坚持过来的四福晋,淡淡地说道:“你来做什么?”
四福晋目光炯炯地看着雍亲王,说道:“爷,我们……我们还有机会的是不是?”
雍亲王见自己福晋这般问他,第一反应是她的福晋是不是被十五和胤礽收买,在杀了那些兄弟后过来疑心自己,他立刻就一巴掌挥了过去。
“皇上明日就要登基,你就算是本王福晋,说出此等大逆不道之言,本王也绝不饶恕,再有下次,别怪本王大义灭亲。”
四福晋捂住自己被打的脸,不可置信地看着雍亲王。
她还是不愿相信,手去拖雍亲王的衣角:“爷,你会做皇上的,你不会放弃的,对不对?”
雍亲王心中越发疑心福晋,然后一脚踢了过去。
“闭嘴,来人……来人……福晋疯了,带下去好生看守。”雍亲王突然高声大喊。
“四爷!四爷!”四福晋见高无庸进来了,更急地叫喊。
“四爷,你会是雍正皇帝,你一定不会放弃,还有最多十五年……十五年你一定会成功的。”四福晋急得不行。
现在是康熙四十六年,若没有变故,四爷会在康熙六十一年登基,那么……还有机会,一定还有机会。
雍亲王被四福晋这翻言论惊骇住,额娘一直说福晋有问题,现在看来是真的有问题,刚才她说的那么大……雍亲王眼中闪过一抹厉色,这里的奴才不能留了,还有福晋……他不由地闭上眼,也不要怪他心狠,不管是不是试探,他也得遮掩住,上面就算查到了,他没留下福晋也算表了忠心。
皇位,雍亲王当然不甘心,但是他准备忍,一旦有机会,他才会下手,若是一辈子没有机会,他也甘愿一直等下去,甚至还会让他的儿子等。
他的血滴子还在!
***
新帝登基畅通无阻。
登基大典过后,第一道诏书,是册封生母武皇贵妃为圣母皇太后,尊号崇安,紧接着是给孝惠太后加封太皇太后。
然后对武家也晋了一等公。
同母胞姐和硕睿康公主晋为固伦睿康公主。
十六贝子胤禄进为和亲王,十七阿哥胤礼为顺亲王,剩下几个刚到上学的兄弟都为贝子。
另加封理亲王胤礽为辅政王。
七日圣母皇太后清醒,新帝表示自己年幼,又下旨尊理亲王为摄政王。
遭到诸多臣子劝谏,然新帝心意已定,诸臣子苦劝无果,他们下朝上朝,看新上任的摄政王仿佛是莫大奸逆一般。
日日弹劾,更是将折子递到了圣母皇太后手中,就是希望圣母皇太后能够劝一劝皇上。
摄政王胤礽见状,当即就提出,圣母皇太后垂帘听政,以便监查摄政王议政,避免皇权旁落。
此言,新帝当朝应允,诸臣互相对看,圣母皇太后监察摄政王,似乎在皇上铁心的情况下,未尝不是限制摄政王的好办法。
至此,圣母皇太后垂帘听政竟然是出乎意料的顺利。
***
楚贝子府。
胤禅登基,镇国将军荣保的爵位就被提到贝子的爵位上。
武鸾儿听荣保回来说今日朝事,圣母皇太后垂帘听政?
比之当初胤禅被立太子,胤禅顺利登基,胤礽杀了诸皇子还要来得瞠目。
“也是奇怪,皇上虽然小,可也十五(虚岁)了,先帝这年纪也亲政了,为何皇上要立摄政王,还请出太后垂帘听政!”
武鸾儿问道:“朝臣都同意了?”
荣保叹道:“怎么能不同意,这是唯一限制摄政王的办法。”
“更何况,摄政王的人还有隆科多、年羹尧、马齐几个皇上的人也第一时间附议,可见这是皇上的态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