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妤这几天恍恍惚惚的,听到这么一说,才想起来确实前两天家里附近的路口出了一桩车祸,两车相撞死了一个还有一个重伤,受伤的那个正好是住在附近的一个认识的叔叔。
见亲妈把事情归到车祸上了,姜妤一想正好,也就含糊应了,“可能是吧……”
接着,就听姜妈念叨起了这附近哪座寺庙比较灵验,要给一家子都求个平安符去。
姜妤的爷爷姜大石,这辈子一共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姜爸是儿女之中的大哥,全名姜德福。
早年间跟着姜爷爷学过十几年厨艺,但是天赋不够,最后倒是借着从姜爷爷那里学来的几个酱料方子加以改进之后开了作坊,慢慢的发展成调味料公司,成了个小老板。
姜妈余梅做会计的,掌管姜爸公司的财政大权。
姜妤上头还有一个亲哥哥姜明,比她大了八岁,现在和几个玩的好的小兄弟一起开了个广告公司——公司员工加起来不超过十个。
因着还在创业发展期,每天忙的都没时间回家,以至于已经错过了好几天的晚饭时间。
姜家的晚饭时间,是姜家人每一位心中最重要的时刻。
第2章 一语惊人
说起晚饭时间,是姜家每个人都不愿意错过的。
姜爷爷做了一届国宴御厨之后激流勇退,回到家乡云洲市,用多年积蓄买下一栋居民楼,又在附近不远的巷子里开了个小餐馆,更多的潜心研究起了家里的祖传菜谱。
别看姜爷爷当初买的只是五层的居民楼,按照云洲市现在的房价,又在随时可能拆迁的老城区,价值还是很可观的。
一楼被姜老爷子改造过,全部打通就是一个大号的厨房。
老爷子住二楼。
姜爸姜德福一家住三楼。
二叔姜德禄一家住四楼。
姜德禄当年也跟姜爷爷学过厨,可惜厨艺天赋比姜爸还不如,早早的放弃开起了水果店。
——不要以为他开的只是一家小小的水果摊子,姜德禄开的是水果连锁店,市里也有好几家铺面了。
姜德禄家里只有一个女儿姜婵,比姜妤大六岁,在市医院里做牙科医生。
小叔姜德寿一家住五楼。
要说前俩儿子还是学过厨然后放弃的,这三儿子那就是压根不肯学!
姜德寿受了姜爸开公司的影响,对做生意感兴趣,高中毕业就自己出去闯荡,后来做的是餐具生意,有高档的餐具销售,也兼营餐具消毒打包。
姜德寿家的双胞胎儿子姜景姜晨比姜妤大了两岁,现在大四快毕业了。两人不务正业,从高中就迷上了打游戏不说,大学了还组了个电竞队,说什么要成为职业选手,把他们的爸妈气的不行。
至于小姑姜静喜,当年早早的就结婚,嫁到了外地。
姜静喜有一个儿子冯旭,前几年又不知道怎么的离婚了,带了儿子出国。两三年后又和个外国人结了婚。
因着姜老爷子对这个女儿有心结,姜静喜已经好几年都没有回来了。姜妤对这个小姑了解的也不多。
不过从姜老爷子买了栋居民楼连房间都没给姜静喜留就知道,估计双方的矛盾还挺大的。
家里人介绍完了,话头转回到姜家的晚饭上。
从前头这一大家子的介绍看,想也知道,姜家这些人,在云洲市虽然算不上富,但也不缺钱的。
但是为什么挺有钱的,又不是买不起房,还一大家子住在同一幢楼里呢?
只能说……这一大家子都是吃货!
即使原本不是吃货,进了姜家门没多久也会变成吃货的!
姜老爷子年纪大了,人老心不老,现在还经营了一家小餐馆来打发时间。
当然了,大师级的厨师,即使随便做点菜,那也比高档的餐馆里精心制作的菜品要好吃!所以每天也是客似云来,姜老爷子都是限定的做到几点钟就歇业不做的。
那么一大家子的一日三餐姜老爷子是不负责的,大家都是自己家吃自己的。
但是每天晚上,姜老爷子都会固定的会做一个大菜。
注意是大菜,不是简单的小炒!
对于被老爷子的手艺养的口味刁钻的一大家子来说,晚饭的这一道大菜,就是每天他们最大的动力!
每天晚上的这一顿,三家能及时赶回来的都会齐聚在一楼吃晚饭。
考虑到姜老爷子只做一个大菜,每家也都会事先在家里做上一荤一素拿到一楼,大家一起吃。
别的不说,就为了每天这一道菜,他们可以坚持住在一起几十年都不挪窝,再住几十年也没有关系!
就像今天。
姜老爷子做了一道红烧狮子头。
哎哟喂!那叫一个香!
晚饭时间还没到,他们一群人就已经被香味吸引的跑下楼了。
姜老爷子做狮子头这一类一向是按照人头来算的。
一人一个,多的没有。
但是谁让姜妤的亲哥工作晚了紧赶慢赶也没赶上嘛!
这最后多出来的一个狮子头,就引起了一番争抢。
那叫一个天昏地暗、天地变色,筷子和勺子齐飞,刀眼和骂声一片,所过之处都能感觉到刀光剑影,杀气腾腾。
咳咳,最后一整个狮子头被强制性分成了很多很多的小份,浸在汤汁里一人一勺分了。
啥?你说为什么不给明哥留着?
开什么玩笑?
吃饭不积极,思想有问题!
是他姜明自己没回来才分不到好吃的,凭什么要给他留?就算是亲爸妈、亲妹妹也是绝对不会姑息的!
老爷子做的菜被抢光连盘子都舔干净才是他们家这几十年来不变的传统!
在这么一群“饿死鬼”中,抢了一个狮子头吃的却有点心不在焉大家吃完了还没吃到一半的姜妤,看起来自然就更加让人觉得不对头了。
等到狮子头抢完了,又把其他菜多多少少扫荡了一遍,一家子打着饱嗝瘫在椅子上休息的时候。
老爷子也问了起来。
“小妤,你这几天怎么了?”
姜老爷子早几天就注意到了小孙女最近情况不对,发现好几天都没有好转,终于忍不住问出了声。
姜妤顶着眼睛下面淡淡的黑眼圈,揉了揉太阳穴,“最近几天晚上总是做乱七八糟的梦,没睡好。”
“嗨!还不是前两天那车祸,小妤不是刚好在附近看到了嘛!我估计是被吓到了。”姜妈接过话题,“我正准备明天去太平寺求个平安符呢!”
这话一出,二婶小婶也加入了话题,“这倒是,这样的场景我们这些个大人看着也觉得怕的,大嫂,到时候咱们一起去。”
三言两语的,姜妈就给自己找好了伴儿。
姜老爷子听着了解的点了点头,“怪不得精神不好。行了,明天爷爷给你熬个安神粥,早上一碗,睡觉前再来一碗,保管你就睡的好了。”
这话一出,原本啃完了狮子头才抽空来关心一下家里最小的女娃娃的各位立马转移了目标。
老爷子亲手熬的粥?
好东西啊!
千万不能错过。
“爸/爷爷~~”
一群人对着老爷子声音那叫一个谄媚!
配合露出嗷嗷待哺的眼神,让人一看就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了。
姜老爷子看到这一幕真的是又气又笑,他这门手艺又没瞒着他们,家里这一个个的,明明这么爱吃,让他们学做菜做好了可以自己做自己吃,全都不乐意!
但是说孝顺,家里从儿子儿媳妇到孙子孙女也都孝顺,总不好让他们没得吃,姜老爷子也只能笑骂了一句,“又不是没吃的,一个个跟饿死鬼投胎似的!”
这话一出,虽然没有明着答应,就听老爷子这语气,一群人就已经喜笑颜开,摩拳擦掌的等着第二天一早早起抢吃的了。
和前几天一样,这天晚上姜妤又是一夜没睡好。
早上起来的太早了,一看时间,居然还不到六点。
姜妤洗漱完毕下楼一看,姜老爷子正在准备熬粥的食材呢!
因着这安神粥的方子是从以前大户人家的厨娘那边得来的,里面除了红枣、百合、山药……还有一些安神凝气的药材。
姜妤也不说话,只是靠在厨房门口看着姜老爷子的准备动作。
老爷子手里就一把中式菜刀。先是枣子,把枣子从中间切开,再拿刀尖一拨,枣核就出来了。山药倒是不用太仔细,没几下就切成了大小差不多的块状……姜妤渐渐的看的都出神了。
老爷子到底是国宴级别的大厨,明明只是简单的处理,看起来就是有一种举重若轻的气度。
“咳咳……”
看老爷子把要切的东西准备好了,姜妤憋着的一口气才松了,就忍不住咳嗽了两下。
听到声音,回头看了一眼,姜老爷子皱了皱眉道,“醒的那么早?我现在开始煮粥,你先找个地方休息一下。”
一边说着,一边就准备开火了。
姜妤看着老爷子的动作,不知怎么的鬼使神差的冒出一句,“爷爷,不如……你教我来煮吧?”
“你、你说啥?”这一句话,差点吓的姜老爷子把手上的碗掉地上。
好几分钟过去,姜老爷子才回过神来。
说实话,姜老爷子真心被小孙女的话吓了一跳。
想他姜大石,年轻的时候游历全国各地学习厨艺,做过洗菜小工,在街边摆过摊,当过酒楼的大师傅,还做过国营饭店的主厨,甚至还曾经参与过国宴的制作。
这一辈子,在厨艺这条道路上,姜老爷子算是相当成功的了。
五十岁之后,姜老爷子退居一隅,开始深入研究自家家传菜谱,并且开了一家小餐馆打发时间,钱财上面是不缺的,就是缺个继承他手艺的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