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怕人笑他们也干个体户了,老两口爱面子,对外都在那里说:“这退休后天天蹲家里也太闲了,就想找点事情做。”
可实际上,一是被计生办的人砸怕了。二呢,家里的儿媳妇虽然跑娘家去躲了,但眼见着就要生了啊,这孩子生了后那也是要上户口的呀!
总而言之,就是家里急需要钱!
杨家这修补的摊子支起来之后,虽然没办法跟苏启航这边比,但也出乎杨家两个老人的预料了。
第一天就挣回来了十多块,这还是杨家老头头一回干这个,坐那摊子后面脑袋都是低垂着的……觉得丢脸也怕别人说闲话。
再之后,许是见着了钱了,杨家老头态度逐渐就变得积极了起来。现在呢,那边是每天叮叮当当的响个没停。
他们是一门心思的想着多挣点钱,所以只要是杨老头会修补的东西,他都肯接。自行车啊什么的就不说了,连破了的锅他也给修。
这杨家生意做起来了之后,结果没等多久,苏启航店左边的李家也开始了。
李家那个儿子学着杨家老头,在自家院门口也支了一个架子,人家搁那里卖豆腐了。而且人家手艺还不错,做出来的豆腐又嫩又滑的。
苏启航跟苏德平都喜欢吃豆花,尤其是豆花里面撒上白糖配着吃。于是钱多娣就几乎每天早上上李家去买一大盆豆花回来,配着包子馒头一块当早餐。
别的门路她瞧不懂,这两边钱多娣是瞧出来了的。
那修东西价格都被杨家老头写在了纸板上,用根绳子挂在摊子上。李家豆腐摊这边了,一升豆子能做多少豆腐,钱多娣这种做过的也是知道的,对上他们那价格稍微算一下,不说百分百吧,大概一天挣了多少钱,钱多娣还是能算出来的。
就冲着她瞧见的这些生意,隔壁两家一个月少说也能挣个六七百往上了。
钱多娣对此忍不住就在那叹着气说道:“现在这世道是真的好,只要肯干,就没有挣不来钱的。”
许是挣了钱,最近杨莉姗那小姑娘过来这边找苏嘉宝玩的时候,手里面时不时的也捎带了一些零食过来分享。
周胜男就很喜欢杨莉姗这个小姑娘,因为她带了东西来,不仅会分享给苏嘉宝,还会记得分给她和苏启航。
“这应该不是那边大人教的。”周胜男私底下对着苏启航说道。
因为杨莉姗很少会去给钱多娣,哪怕钱多娣才是经常带着苏嘉宝跟她一块玩的。但是钱多娣那一辈的习惯,就是自己都节省,所以家里面的吃的,钱多娣舍得给苏嘉宝,却并不舍得给杨莉姗。
周胜男跟苏启航不一样,他们不差孩子这点吃的,所以每回杨莉姗过来了,他们给了苏嘉宝什么零食,基本上都会分点给她。
小姑娘心里都记着好,自己有了后就也会想要分享给苏启航和周胜男。
苏启航就笑:“莉莉这孩子是真不错,杨家这家教也好。”因为就算孩子懂得分享,那也得大人先把这东西给她,她有了东西才能跟人分享。
杨家让杨莉姗带东西过来,不就是这么个意思么?
两口子说了会这样子的闲话,才把话题又转回到了正事上,苏启航在那说道:“娘过几天不是要回苏家村去收租么?到时候我跟着她一块回去,再招几个帮工上来……”
周胜男一下子就懂了,“给新店招的?”
“嗯。”苏启航说道:“那边房子已经修到第二层了,年前是肯定能完工的……等到了过完年,那边就能开业了。”
这店一开,那边肯定就要人过去啊!
帮工提前找好,先在这边熟悉一下如何做生意的。到时候再让店里的老帮工过去带着,那边生意就不用太担心了。
而对于店里再招人的事,钱多娣这一次倒没说什么了,她也不事事都看不明白的。自家老二店里的生意她每天瞧着,自然知道那边新店开了也需要人的道理。
苏启航这边跟钱多娣把一同回苏家村的事商定好了之后,就又赶紧去办另一件事了。
那就是存钱!
钱越挣越多,再放在家里就不可能安心了。
苏启航跟周胜男开始定期的往银行里存,每次去存钱的时候,两口子是一块去的。
存完钱回来后,周胜男再把存折锁到箱子里去。
现在家里面装存折的箱子也换了,原来是找木工打的。后面钱多了,苏启航就找了人给打了两个大铁箱子回来。
这两个大铁箱子,一个是拿来装存折和金首饰等值钱的东西。另一个,就是拿来装现金的。
真要来贼什么的,那肯定是没法子防住的,人家就算打不开锁但可以连箱子一起抱走。换成铁箱子,是为了防火灾等这种意外。
跟之前的每一次存钱一样,苏启航跟周胜男先把打算拿去银行存的钱整理好,装进了蛇皮袋子里,再放三轮车后边。
周胜男就坐在这袋钱上面,启航就在前面开着三轮车,开到银行后,两口子再把这些钱拿进去存着。
因为这次带来存的钱并不少,再加上排队,苏启航跟周胜男在银行里就费了点时间。等到存完钱后,已经过去两个多小时了。
两口子拿着存折准备上车回去的时候,忽然间听到一阵叮叮当当的响声。苏启航抬起头一看,乐了,对面马路上竟然有人担着箩筐在卖饴糖。
苏启航让周胜男在三轮车旁等着,他自己快步跑去了对面买糖。
当地的这种饴糖其实是有添加一部分的红糖,所以不仅颜色偏红偏深,还比较的硬。老板这边是一整块做出来的,需要多少,那边就拿东西叮叮当当的给你敲多少下来。
苏启航考虑到家里人多,直接一口气要了一整块。
这就算是一整块买,也是需要老板帮着敲碎了,回家才方便拿着吃。
叮叮当当的敲糖声再度响起,苏启航就站在旁边耐心等着。
等到老板敲好了后,给他拿东西装了起来,苏启航掏了钱给老板,就又赶紧的跑回了三轮车这边。
周胜男接过苏启航递过来的糖,顺便跟他说道:“航子,一会咱们上农贸市场那边转一下,买点卤菜回去吧。”
农贸市场那边现在是各式各样的菜都有得卖了,像周胜男嘴里说的这种卤菜,就是那边新开的一家店里卖的。
老板会先把各种菜卤好,卖的时候再切好然后加上各种调味品,最后再拿秘制的红油辣子一拌,可香可下饭了。
结果到了那边后,苏启航跟周胜男却意外的看到了,卖了家里一堆东西,拿着钱据说是去了省城做生意的老大两口子。
这两位在农贸市场不远处的马路口支了个摊子,这会在那里摆地摊呢!
苏启明跟孙小娥也看到他们了,然后那两口子也不知道是不是心里还在记恨着以前的事还是怎么的,当即就把脸扭到了一边去。
苏启航倒无所谓老大这两口子的态度,甚至可以说,他巴不得跟他们再也不来往了。可关键是,这两位不是上省城做生意去了么?怎么会又出现在这里?
作者有话说:
1,关于杨家非要生个男孩,怎么说呢,他们那时候很多人的思想就是家里一定要有个男孩。这确实是重男轻女,但他们又比另外一些重男轻女家庭好上一点,至少女孩子在他们家,也是有几分疼爱的。
2.关于八十年代的七上八下,那时候确实有,七个及以下叫帮工,八个及以上就不行的说法。但实际上,管控并不是每个地方都这么的严格。好比傻子瓜子的创始人,员工多的时候到了百人。他因为这件事被人拿出来说,可当时却并没有因为这个对他进行处罚,甚至在八四年的时候,个体户的雇工问题也解决了。
第51章 051
周胜男就去看苏启航。
苏启航:“别管他们, 我们进去买卤菜吧。”
等到两人买完卤菜出来的时候,苏启明跟孙小娥连着他们那个地摊一块不见了。显然,这就是故意的想躲着他们。
周胜男就问苏启航:“航子, 这事咱们得跟爹娘说一声吧?”
虽说苏启明跟孙小娥对自家做的那些事, 恶心的够呛。但不管怎么样,他们都是钱多娣跟苏德平的儿子。这要是自己两口子没碰上就算了, 这碰上了却故意瞒着父母,就怕后面钱多娣跟苏德平知道后心里会难受。
苏启航皱着眉头“嗯”了一声,等回到家里, 到底还是把这些事跟钱多娣说了一下。
听说苏启明跟孙小娥现在并没有在省城, 反而在农贸市场那边摆地摊,把钱多娣气得够呛,嘴里就在那骂道:“没出息的两口子, 肯定是去了省城没待下去,又跑回来了!”
钱多娣觉得, 老大那两口子见着苏启航跟周胜男, 把脸扭到一边去, 估计是觉得自己丢脸了。毕竟当初孙小娥在去省城之前, 可是在村子里炫耀了许久。她不仅说了钱多娣跟苏德平势利眼的话,也摆出了一副他们即将要去省城发大财的姿态!
财没发到,两口子又回了县城,还是摆地摊,可不就灰溜溜的么!
这会钱多娣嘴上骂的是够狠的,可是这心里面却莫名的松了一口气。晚上苏德平回来后,她就偷偷的跟苏德平说了这些事, 说完还在那里一脸的庆幸:“阿弥陀佛, 菩萨保佑了!”
在钱多娣心里, 苏启明跟孙小娥就不是那做生意的料。尤其是孙小娥的那张嘴,那就是个大祸根。她现在一点都不想老大家里赚什么钱不钱的了,只希望这两口子别因为孙小娥的那张嘴,在外面惹出个什么事来。
现在好了,两口子从省城回来了,钱多娣这些天来提着的心可不就放下了么?
至于这两口子回来的原因……不用猜,钱多娣觉得肯定跟孙小娥脱不了干系。
结果还真是!
因为隔了两天后,周想华突然抱着孩子,上家里来了。
周想华先是往站在外面的钱多娣看了一眼,才挨着周胜男在那边小声的说道:“姐,我瞧见姐夫家那边的哥嫂了。”
周胜男早知道这事了,就说道:“嗯,我跟你姐夫前几天在农贸市场也看见他们了。”
周想华:“不是这个,我是说,他们现在就住在我们家后面!”
她说的这个家指的是新家,那一片属于县城,但是又紧挨着乡下,老房子多,租金还便宜。县城很多从乡下来的摆地摊或者是个体户们,就都租在那一片。
周胜男就看向周想华,周想华就挨着她姐继续说道:“……就租在我们屋后面那户人家家里,这两天晚上姐夫家里的那个嫂子还天天哭嚎……”
孙小娥爱哭嚎这毛病,那是一向来都有的,周胜男听了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周想华这会开始说重点了,“姐夫家那嫂子在屋里骂,骂了好多人呢!骂你跟姐夫,也骂了大娘大叔他们,还有省城那边的人……”
孙小娥的那张嘴,从来就不是个能藏住话的。
周想华现在睡的那房间是靠着后边的,窗子下面就能瞧见孙小娥他们现在租的那屋的房顶。于是就把孙小娥骂的那些话,全都听见了。
孙小娥跟苏启明确实上省城了,去的时候,那是雄赳赳气昂昂的。
到了那里后,他们两口子更是一门心思的想要做好生意,赚大钱,回来好打苏启航跟钱多娣他们这些人的脸。
按照他们俩原来的想法,那是也想做服装生意的。因为苏启航就是做这个生意起来的,看他现在这日子过的,要多红火就有多红火了。
可他们两个把一切都想的太简单了,之前又没有过做服装的经验,凭着一股子冲动到了省城,还人生地不熟的,方向都摸不着呢!
摸不着就只能找人问啊!
问着问着,孙小娥就碰到了一个‘好心人’。
那‘好心人’跟他们两口子说:“我这边有个摊位,正好想转手呢!你们要是想做的话,那就转给你们。”
至于人家好好的摊位为什么转手,那人跟他们也说了,“家里媳妇闹啊,说整天待在家里一点事情都不做的,太无聊了……我想着那就给她弄个摊位,这样既有事情可以做了,也不用受人管着……”
可他那媳妇做了几个月,又不想做了,嫌每天买东西的人太多,自己又累的慌。
孙小娥当时心想着,做个生意而已,再累它还能比种地累吗?而且这种累它代表的可全都是钱啊!
于是他们这两人就跟着那‘好心人’去看所谓的摊位了。
位置确实是好位置,生意也好的不得了,孙小娥跟苏启明去看的时候,那买东西的人把摊位都挤满了。里边呢,坐着个穿着很时髦的女人,在那里喊:“别挤,别挤,再挤我就不卖了啊……”
把孙小娥看的,眼睛都瞪圆了。
原来这省城的有钱人居然是这样的,有钱它还嫌累,真不愿意赚!
看完后,那‘好心人’就问他们俩:“这摊位你们要不要?要的话是一年租一次的,一个月租金六十,我这边租了两个月,还剩十个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