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莫是因赶路,她未戴王冠,亦未着公服,只随意戴了顶幞头,穿了件红色的宽袍。瞧上去似乎比实际年岁还小上一些,神色严肃,一对漆黑的眼眸中却隐隐漏出少许的稚气。
朝廷竟派了这等年少的亲王来,季温心头又是一松,正欲开口请殿下入内,便见汉王转头望向一旁另一乘马车。
卢尚书这时正扶着仆役的手,颤颤巍巍地跨下马车。
汉王的心中无可避免地生出愧疚来。平日尚书与她同乘之时,不至于这般疲惫的,都怨她,舍不下阿瑶。
汉王上迎了两步,伸出手来,搀住卢尚书另一侧。
卢尚书极力隐藏起复杂的心思,望了汉王一眼,汉王面上的关切真诚极了,半点不似作伪,是当真关心他的身子。
多好的孩子。懂事礼貌,从不端架子,卢尚书连连哀叹。
他有一孙儿,与汉王一般年岁,才气颇高,又肯用功,正是前途可期之际,唯一不足便是太过自傲。卢尚书为此时常发愁,他处迟暮之年,护不了儿孙几年了,倘若他故去后,孙儿仍这般高傲自矜得罪了人可怎么好。若是孙儿有汉王殿下一半平易近人,他纵是立即驾鹤西去,也不必担忧了。
想到孙儿,卢尚书目光便柔缓了许多,然而须臾,他立刻想起,假的,都是假的,小殿下心思深沉着呢。
心中一时竟生出许多惆怅来。
汉王扶住了卢尚身形枯瘦,隔着衣袖便如摸到了一把骨头,硬邦邦的。她一时忘了早前想好的“卢尚书看起来十分严厉,要尽量躲着一些,不然说不定会凶她”,语带关切道:“老尚书可还好?”
卢尚书立即收敛起诸多心思,回道:“一把老骨头了,倒还撑得住,有劳殿下挂怀。”
卢尚书一把年纪了,还要经此劳碌颠簸,可若回到昨日,汉王想想自己怕是仍会邀王妃同乘的,她顿时更内疚了。
季温在边上看得仔细,心道不想汉王殿下虽尚年少,礼贤下士的姿态却是丝毫不差,不禁收起了方才的小觑,上前行礼道:“汉王殿下与尚书大人舟车劳顿,一路辛苦,臣已令人在驿中备下热水,待殿下与大人沐浴歇息,再为殿下与大人接风洗尘。”
汉王将目光落在他身上,以为他是东城郡郡守,然看服色又高上两阶。她一时还没想到这是何人,只听他满口官话,还想舒舒服服地接风洗尘,好似全然不知东城郡做了什么好事,便很生气。板了脸道:“不必!孤与尚书也不是为享乐而来,食能果腹即可,无需接风洗尘!”
季温一开口就碰了个钉子,心中一紧,随即又想起,他从未拜见过殿下,殿下怕是不知他是何人,又施了一礼:“正是,是臣想左了。殿下受陛下诏命,不辞辛劳,赶赴此地,为的自是一方百姓,臣季温已与郡守备好文书、账目,明日便可呈殿下过目,殿下……”
汉王一向很有礼貌,从不轻易打断旁人,然而听到季温二字,知道了眼前这是何人,当即就很生气,原来这就是罪魁祸首,做了那么大的坏事,竟然一点也不心虚,还装得那么坦然自若,果然是个坏人!
她打断道:“既是明日再看,就不必多言了,无事便退下吧。”
场面登时一寂,季温神色大改,心中几多念头闪过,生出恐慌来。本就一言不发的大小官吏更是噤若寒蝉。
卢尚书在旁看着,轻咳了一声,道:“老朽体力不支,怕是难以应承诸位了。”
一直犹如隐形一般的东城郡郡守这时忽然机灵起来,忙开口道:“我等思虑不周,搅扰殿下与大人歇息了。还请二位钦使快快入官驿歇息。”
季温也忙收敛心神,侧身让到一旁,请二人入内。
汉王殿下如此冷硬,众人自不能再留在驿中,待汉王与卢尚书各自入了房中,便各怀心思、提心吊胆地散去了。
汉王将侍从皆留在门外,走进为她备下的房中。她关上房门,一转身,就见王妃坐在坐榻是。坐榻几旁上有一茶盏,盏中有茶,茶香四溢,袅袅冒着热气。
汉王一见王妃,笑意便挂上唇畔,然而笑意还未扩散,她神色又低落下来,走到王妃身旁,气呼呼的,很不开心:“阿瑶,那个季温,真是坏透了。”
季温之罪,几已定了,毕竟太常供词当中,将自己都供认了,总不至于冤枉了季温。可他犯了这等大罪,竟一点也不怕。
她长那么大,见过最坏的人就是她那冤枉她谋逆,试图害死她的九皇弟滕王了。季温虽然没有害她,但他害了这么多百姓,在她眼中,就和滕王一样坏。
方才众人拜见殿下之时,王妃还在车中,发生了什么,自是一清二楚。她端了茶盏与汉王,安慰道:“他坏,殿下更要与卢尚书查清此事,还两郡百姓一个清静。”
汉王郑重地点了点头,双手接过茶盏。
她恰好渴了,迫不及待地要喝,茶还热着,不能就此饮下,只得颇为纠结地低头吹凉,王妃看着她的头顶,无奈一笑,略略施法,热气散去,茶水温热,恰可入口。
汉王欣喜,觉得跟阿瑶久了,她也变厉害了,吹一吹,凉得很快。
作者有话要说: 汉王殿下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厉害者变厉害。
☆、第五十五章
季温等人本欲今夜与汉王接风洗尘, 上下熟识一番, 故而绞尽脑汁地在驿中备了筵席。
汉王将季温等人斥退, 开不了席了, 佳肴美馔却都还在。缺了上官吩咐,驿丞战战兢兢地犹豫半晌, 心道,殿下赶了一日路, 风尘劳累, 尚书大人须发半白, 只有更疲惫的。二位钦使怕是都没甚心思,端坐到一处去用膳。便使人将膳食各自送去二人房中。
底下听用的仆役得了主意, 刚欲去办, 驿丞一拍脑门,道:“我与你同去。”
绕去了后头厨房,将几道名贵菜品皆下了, 于十余道佳肴中,拣了六道寻常, 却做得格外精致的菜肴, 命好生装入食盒中, 送去汉王房中。
观殿下方才言行,不论是真心瞧不上季大人,还是人前做个样子,以示公正清白。想来都是位讲究体面声名的主,怕是不喜在此处太过奢侈排场, 传扬出去,坏了名声。如此,晚膳还是简朴些的好。
仆役体会不到驿丞用意,满面不解,驿丞也不解释,只挥挥手,道:“快去。”
晚膳送到之时,汉王恰恰沐浴出来,带着一身袅袅的雾气,肌肤红扑扑的,吹弹可破。
她有半月不曾好生用膳了,眼下不但有阿瑶,还有香气扑鼻的膳食,汉王高高兴兴地到食案旁坐下,饱餐一顿。
吃饱之后,困意就上来了,一身骨头都懒洋洋的,直往王妃怀里躺。
王妃替她摘了冠,一只手轻轻揉捏她颈上的穴道,只几下,仿佛能感受到全身血液在血脉中缓缓地流淌,舒适惬意。汉王换了个姿势,舒展的身子蜷曲起来,整个人都窝进王妃的怀里,像一只蜷成一团毛茸茸的小猫,轻声嘟囔:“要抱抱睡。”
王妃眼角一弯:“好,抱抱睡。”伸手揽了汉王的肩。
汉王满足地闭了眼,竟当真睡了过去。
谁家的孩子将近及冠的年岁,犹是这般简单天真,都会使人好生忧愁,可王妃却时时纵容着,好似汉王一生都这般无忧无虑的才好。
夜愈深,汉王窝在王妃怀中睡得香甜,季温一行才将将到东城郡城池外。
这个时辰,城门早已关闭,郡守一挥手,一名身着铠甲的将官上前叫门。城头上巡逻的校尉答应一声,于黑暗之中隐隐绰绰地看到城下数人的轮廓似是几位大人,连忙探出身子,伸出火把张望。
“郡守大人在此,还磨蹭什么!”将官高喝一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