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幼瑶笑颜一展:“对。你,要当爹了。”
穆景瑜把林幼瑶从床上抱了起来,抱到自己怀里。
“你做什么啊?我正要睡觉。”林幼瑶娇嗔了一句。
“抱着睡,也是一样的。”穆景瑜道。
林幼瑶转过头朝他看看,见他立体的五官尽是柔和的色彩,高大的身躯拥着她也多了几分小心翼翼。
“抱着睡?你不累?”林幼瑶挑眉。
“不累。”穆景瑜摇头,“抱你们自然没有问题。”
你们?林幼瑶心里一暖,是说她和她肚子里现在还是丁点大的宝宝吗?
于是,林幼瑶像个小娃娃一般,在穆景瑜结实的怀里,好好的睡了一个觉。
一觉睡饱,她就被穆景瑜提溜回了王府,理由是她有了身子,不能操劳。留在林家,还要二姐照顾。回了王府,伺候的人多,条件也更好,他也能照顾着些。
林幼瑶无法,只得跟着回去。
到了端王府,穆景瑜又找来了淳太医。
淳太医把了脉,一捋胡子道:“确实是喜脉,胎相很好,也不需要开什么方子。这头几个月,最是关键,夫人这几日不要操劳,动作也不要太大,重物也不要提,好好休息。”
“好,知道了。”穆景瑜替林幼瑶答道。
“另外,”淳太医转向穆景瑜道,“还有一事。”
穆景瑜抬眉道:“什么事?说就是。”
淳太医眯着眼睛:“有了身子,头几月,禁行房事。”
穆景瑜一滞,答道:“知道了。”
送走了淳太医,穆景瑜盯着林幼瑶的肚子,便显得有些闷闷的。
自己的男人,林幼瑶自然知道他为什么郁闷。她戳了一下他的胸口:“你要是忍不了,就去厢房睡。”
穆景瑜睫毛颤了颤:“无事,不用担心我。”
林幼瑶笑道:“淳太医说,只是头几月,过了应该还是,还是可以的……”
“恩。”穆景瑜闷闷的应了一声。
穆景瑜心里有些郁闷,不过欢喜总是大过郁闷许多。
只是他的快活日子也确实暂时倒头了。每天都可以饱餐一顿的日子告一段落。
过了半月,终于是林书瑶出嫁的日子了。
林书瑶如今只有林幼瑶一个亲人。尽管有了身子,林幼瑶无论如何也得回娘家看着姐姐出嫁。
穆景瑜是林家的女婿,但他身份高贵,论理也不一定要去林家。不过他疼爱妻子,自然跟了过去。
林幼瑶看着一身大红嫁衣的二姐,心里百感交集。
她的二姐,钟灵毓秀,秀外慧中,娴淑雅静,却在韶华时光,沦落风尘,受尽苦楚,人后不知掉了多少眼泪。
如今,终得一人,两情相悦。
林幼瑶心里突然想起前世她听到过的一句小词:
“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
免我惊,免我苦,
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
她想她二姐应该已经找到这样一个人。
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起,林幼瑶看见二姐踏上了花轿。
泪水在眼眶里转了转。林幼瑶想想现在正是哭嫁的时候,跟本不用压抑。她便不再忍眼泪,放肆哭了起来。
泪眼朦胧中,林幼瑶目送花轿渐行渐远。
二姐,愿你一生幸福。
——
永兴十七年:
“淳太医,如何?”
林幼瑶坐在桌前,淳太医给她凝神搭脉。
淳太医捋了下自己花白的胡子,笑眯眯的说道:“虽然日子还浅,但是是喜脉无疑。”
林幼瑶顿了一下,她又有身子了。
如今她已经三十多了,膝下也已有两子一女。长子的个子都比她高出不少了。
三十多岁,在她前世的现代社会怀个孕很正常,但是在这个时代,她已经是非常高龄的孕妇了。
而且还有些为老不尊……
她的目光转向身边的罪魁祸水,她的夫君,如今的端王。她心中暗暗道,他比她还大了五岁,现在已经快四十了,怎么精力还这么充沛?
想到此,林幼瑶便朝穆景瑜嗔了一眼。她见穆景瑜表情淡淡,眼角眉梢却是挡不住的喜气。
“还有一事,”淳太医转身面向穆景瑜。
“知道了。”穆景瑜打断淳太医的话,都生了三个孩子了,他还不知道头几月要注意吗?再说不能行房,还有别的法子纾解的。
淳太医眯着眼点点头,告了退。
穆景瑜轻挥手,让他退下。
淳太医走后,穆景瑜起了身,走到林幼瑶的身边,俯下身,伸手到林幼瑶的小腹,上下摩挲了一下:“不知道这回是个小子,还是姑娘?”
“你想要什么?”林幼瑶问。
穆景瑜把林幼瑶从椅子上抱了起来,抱在自己的腿上,复又坐下:“儿子女儿当然都好,不过最好是个女儿。”
林幼瑶想了想,便回道:“恩,家里的幺儿容易被宠。如果是儿子宠坏了可不好,如果是女儿,娇宠一些也无妨。”
穆景瑜一抬眉:“你怎知他就是老幺了?”
林幼瑶:“……”
——
永兴十九年:
“无宣,你可怪我?”林幼瑶侧过头,看向坐在身边如修竹般的男人。他已年过不惑,模样却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像是被岁月特别优待一般。
他依旧一身浅色的长袍,天青色的,跟现在秋日的天空一个颜色。
他比年青时更加温润,就多年的老玉,散发着柔和的光泽,也像陈了多年的酒,越发醇厚。
他浅浅笑了笑:“怎么会怪你?说起来还是你救了我一命。若不是你,我现在说不定已经在命丧黄泉了。”
“这运河开砸的工事如何了?”林幼瑶问道。
“过了一半了。”柳无宣柔声道。
永兴帝刚刚登基那年,穆景瑜曾经怀疑柳无宣会有不臣之心。他的怀疑,并没有错。
柳无宣在永兴帝登基之后,生意越做越大。
当时的人跟本不知道经济的重要性。而柳无宣却有着超越时代的见识。
渐渐的,他控制了好几个事关国之命脉的行业。许多皇帝关于民生的圣旨,能不能真的落实,还要看柳无宣的脸色。
代表皇权统治的穆连煜和支持他的穆景瑜,慢慢的,和柳无宣站到了对立面。
几次博弈之后,皇权的一方终于感受到了柳无宣的强大。
这个时代不是什么法制时代,阻碍皇权统治的人,怎么对付?
抓起来杀了就是!
于此同时,楚国北方的齐国一直在边境之地蠢蠢欲动。
行军打仗,粮草先行,可见粮草对军队的重要性。但是,楚国的军力却一直被粮草所拖累。
楚军兵卒习惯吃米面粮食,而楚国产粮之地却多在南方。北边儿打仗,必须把南边儿的粮食运过去,所费人力物力且不去说他,路上还有许多损害。
当时,林幼瑶动了脑子,想救柳无宣一命。
她便提议开凿一条贯通南北的运河,这样南粮北运便可走水路,方便快捷,而且一劳永逸。军粮北运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主意好是好,可是修运河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讲技术,要讲科学。
谁会修?谁懂?
林幼瑶便又提议,柳无宣会,柳无宣懂。
他是这个时代难得的理工男,对科技又有着时人没有的热爱。
于是柳无宣便保住了一命。
林幼瑶又提议,为了不让楚国因开凿运河耗费太多人力物力,给柳无宣的资源少一些,慢一些。
于是柳无宣便生生耗在修运河的工事上已经快二十年了。
林幼瑶回过神,对身边的柳无宣接着说道:“都快二十年了,运河工事才过了一半吗?”
柳无宣道:“恩,不过开头难,到了后期会快一点。”
林幼瑶闭了闭眼:“恩。”
柳无宣放柔了声音:“幼瑶,你不要在心中对我有愧意。”
林幼瑶垂了眸。
怎么会没有愧意?
人心都是偏的,她也是。在处理柳无宣这件事情上,她终究还是偏向了她的夫君,皇权的一方。
对于皇家来说,不杀柳无宣并没有什么损失,给柳无宣用于修凿运河的财力人力也跟本动不了楚国的根基。但是,楚国却可以收获一条贯穿南北运粮草的运河。
反观柳无宣,保住了一条命,却是舍了一生的家业,将自己的一生都用在修凿运河上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