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线剪辑之后,交杂在一起,体现出这座城市既时尚又传统的双面。
结束在湘省的拍摄,已是一个多月后,丁灵抽空回学校领了毕业证、拍了毕业合照,之后再次踏上旅途。
第三部 分拍的是闽菜。
这是一种很有特色的菜系,以烹饪山珍海味着称,海鲜和汤食都是闽菜里不容忽视的部分。
鼎鼎有名的佛跳墙,就属于闽菜。
除了名头响亮的老字号大馆子,闽省许多以家族宗祠为单位举行的宴席也值得一拍。
光是各种宴席,他们就拍了近两个月时间,整个闽省这部分拍完,竟然用去的时间,比前两部分加起来还多。
这中间,丁灵给工作室的小伙伴们放过一两回假,但她和宋熙和却一次也没有离开过。
再坐上回京市的航班时,随身行李里已经放上了厚外套。
一下飞机,果然感受到了京市与南方的温差。
在上飞机前,他们还穿着短袖、单裤。
下飞机后,卢檬檬和小祝率先打了个哆嗦,赶紧将行李里带着的薄羽绒服套上。
宋熙和接过丁灵手里的背包,让她腾出手来穿衣服。
丁灵将一件浅栗色的薄绒外套穿上,接着又从登机箱里扯出一件大上几码的外套递给宋熙和。
这是两人在闽省时买的,宋熙和选的是黑色,两人同款不同色,但站在一起,一眼就能看出是情侣装。
这次丁兴海没来机场接,倒不是他不想来,而是丁灵从舅爷爷那听说了,他最近非常忙碌,已经连续熬了好几个晚上,严肃拒绝了他来机场接自己的提议。
一行人先回了工作室。
简短的开了一个工作总结会后,大家各自回家休息。
丁灵和宋熙和,则没急着回家,两人直接来到位于老胡同北边,一片新修建的商业区。
隔着十字路口望向对面,二层楼高的商铺已经装修完毕,风格定位很准,带着些古典韵味,却又很接地气,给人一种亲切温暖的感觉。
中式木门、大红灯笼,再配上门口伫立的一座拿着锅铲的铜人雕像,哪怕隔着马路看去,也十分引人瞩目。
门上的大牌匾,现在还遮着红布,但丁灵知道这红布之下,是丁兴海特意请了京市书法协会会长写下的“老丁家常菜”。
还没进店,宋熙和就已经先肯定道:“丁叔这里装修得不错,很有自己的风格,如果以后开连锁店,统一按照这种风格装修,别人远远一看就能认出。”
两人正打算过马路,丁灵的手机就响了起来。
正是丁兴海打过来的。
“到哪儿了?要不还是爸去接你吧,我这边忙的差不多了。”
“您还在店里吧?”丁灵问。
“在呢,这不再过两天就要开业了,我这几天都在这边。今儿又让厨师试了一遍菜,你有没有啥想吃的,我直接打包给你带回去?”
丁兴海那一开始背景有点嘈杂,应该是在后厨,后来又变得安静,看来是为了打电话,特意走出来了。
丁灵说:“爸,您往外看。”
“嗯?”丁兴海疑惑了一声,举着手机从大厅里走出来,看向店门外。
穿着同款外套的丁灵和宋熙和,正从斑马线另一头朝这边走来。
丁兴海很是惊喜,但嘴里却说:“哎呀,你们忙了那么久,好不容易回来,不赶紧回家歇着,还跑来这儿干嘛?”
“来看看您这嘛,装修好了,我还没来看过呢。”丁灵说。
“赶紧进来,正好爸给你露一手,提前试试我这儿的招牌菜。”
丁兴海接着看向宋熙和,他认出了两人身上的外套是情侣款,但现在已经没有一开始那种女儿被拐跑的酸涩感了。
哪怕这几个月,现实里没有见到,但平时在视频和电话里,丁兴海还是经常能了解到这对小情侣的情况。
就冲宋熙和平时对自己闺女那股热乎劲儿,真要是拐跑,也绝不是他拐跑闺女,而是被闺女拐跑!
都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丁兴海自己本身就是又当爹又当妈的把丁灵拉扯大。要是以后丁灵和宋熙和真走到结婚那一步,他不光是老丈人,也是半个丈母娘。
这会儿就已经带上点“丈母娘”的滤镜了,朝宋熙和和善地笑笑,开口道:“小宋啊,你不急着回家吧?进来坐,和灵灵一起试试菜,我最近又琢磨了几道新菜,打算开业的时候一起当作店里的招牌菜推出。”
丁灵和宋熙和走进店里,左手边就是收银台,正对面是一块木质屏风,绕过屏风就是通往二楼的楼梯。
店里的装修风格和外面一样,看上去都是古色古香的,却不会显得过于“高大上”,而是那种古典中透着朴实的感觉。
一楼大厅几乎都是两人桌和四人桌,二楼有一半是大厅,摆的圆桌,另外一半则单独设了几个包间。
餐厅还没开业,店里只有厨师和服务员。
丁兴海就领着丁灵和宋熙和,坐到距离后厨最近的一张四人桌旁。
“你们稍等一下。”说完又转身进了后厨。
不一会儿,亲自端出两盘凉菜。
一道是乾隆白菜,一道是素什锦,都是很地道的京市风味。
丁灵尝了一筷子乾隆白菜,这菜说简单也简单,就是用调好的麻酱拌大白菜,但说复杂,也挺复杂的,想要把味道调和的恰到好处,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不少京菜馆子不是做的太酸,就是做的太甜,要不就是选的白菜品质不好,平白砸自己招牌。
丁兴海这乾隆白菜,则没那么多问题,白菜用的是新鲜的黄心白菜,清甜脆嫩。麻酱也调得恰到好处,里面加了醋、白糖和蜂蜜,吃着清爽开胃。酱汁的浓稠度也很好,不会过于厚重,也不会太稀,刚好完美的挂在每一片菜叶上。
丁灵又夹了一片,不太确定问:“您是不是还加了一点芥末?”
“你这舌头挺灵的。”丁兴海点头。
其实传统的乾隆白菜,是不加芥末的,总有人说加了芥末不正宗,那就不是乾隆白菜,该是芥末墩儿了。
但丁兴海在设计菜单的时候发现,店里还是少几款清口的小凉菜,在麻酱里加少许芥末,可以让这道菜更加爽口解腻,也和整体菜单更加搭配。
“挺好的。”丁灵觉得这样改良可以,还安抚丁兴海一句:“您也不用太紧张,毕竟您这也不是传统京菜馆,老丁家常菜嘛,吃的就是老丁自己的口味。”
“说的对。”丁兴海指指旁边那道素什锦,“你们再尝尝这个。”
其实还没尝,丁灵就发现了不同,这里面没有面筋,而是用了口感更蓬松的豆腐泡,味道也比平时吃到的素什锦更淡一点,略微有一点点偏甜。
算是京市素什锦和海市烤麸的融合版本。
接下来的热菜,丁兴海就没去自己端,店里的服务员从后厨送过来,介绍了一下菜名后,就退到一旁。
这里的服务员统一穿着白底红纹的工作服,看着清爽又利落,服务的时候表情亲切,却不会过度热情,距离感把握的刚好。
先上来的是醉坛子、宝塔扣肉、荷塘月色。
醉坛子只要按照制作步骤严格执行,出品的味道几乎都一样,丁灵尝着这一坛和过去丁兴海在家里做的没什么不同。
宝塔扣肉刀工不错,能看出来丁兴海请的厨师水平不低,还原度在九成以上。
至于那道荷塘月色,就是清炒荷兰豆、藕片,还加了一点西芹、百合和黑木耳。炒菜的火候把握的挺好,完全熟了,却还保留着脆嫩的口感。
接下来就要上这顿饭的重头戏了,装在大砂锅里的“独占鳌头”一上桌,就占据c位。
紧接着还上来另一只砂锅,这锅装的是一整只鸭子,鸭肚塞得鼓鼓囊囊,用服务员送上来的小餐刀轻轻一划,就能看到,里面是混着青豆、咸肉和菌菇丁的糯米饭。
丁灵仔细分辨了一下,这里用的菌菇竟然是先前在东北菜馆吃到的榛蘑。
“这是不是您上次做榛蘑饭找着的灵感?”
丁灵问:“您给这菜起名字了吗?”
“起了。”
丁兴海有点尴尬地轻咳了一下,接着报出这道菜有些浮夸的名字。
“老丁神仙鸭……”
丁灵回忆了一下上次吃榛蘑饭的感觉,那种将菌香完全融合进米里的口感,确实是神仙来了也不换。
第114章
◎醉蟹◎
神仙鸭的表皮上的酱色,和旁边那道“独占鳌头”有些相似,都是浓郁鲜亮的颜色,也不知是怎么做的,里面的糯米只染上了油润的光泽,却没有沾染半点鸭肉上红褐色的酱汁。
砂锅里一红一白,对比鲜明。
“你爷爷留下过一个八宝鸭的方子,我这道神仙鸭,就是照着那张方子改良的。”丁兴海说着就动手,帮丁灵和宋熙和一人盛了一碗鸭腹里的糯米榛蘑饭,接着又往两只碗里各夹了一条鸭腿。
丁灵先咬了一口鸭腿。
第一口就惊艳住了。
鸭皮和她想象的不一样,她还以为会是酱鸭或者红烧鸭那样,柔软的口感,结果表皮竟然是有一点脆的。
再往下尝,鸭肉已经完全软烂了,一抿就脱骨,而且酱汁的滋味,完全浸入了肉里,吃起来一点都不寡淡,细品还能感觉出,除了酱汁的味道,鸭肉里还渗透进了几分菌香。
吃了两口鸭腿,再拿起勺柄刻着“老丁”标识的青色小瓷勺,舀起一勺糯米饭。
饭粒微微发黏,带着菌香和鸭子的香气,虽然油润光泽,却丝毫不觉得油腻,反而再酱香浓郁的鸭肉对比下,显得很清爽。
空口吃是一种滋味,再拌上鸭肉的汤汁吃,又是另外一番风味。
“您这菜做的太有创意了。”丁灵觉得,拿这道神仙鸭和丁兴海上次选出的三道招牌菜相比,是完全不输的。
至少在她心里,神仙鸭的排名已经超过了独占鳌头和鱼鲜芙蓉羹。
如果硬要说有谁能比的话,那也就只剩下醉坛子还能与它一较高下。
两者还是不同的受众。
醉坛子可能会更受喜欢酒味的食客欢迎,而神仙鸭的受众,则更加全面,上至老人,下至幼儿,都能品尝这道美味。
丁灵又夹起一块鸭肉,仔细品尝,鸭子外皮酥脆,内里软烂的口感,让她想起了之前拍“梦回大唐”时在长安吃得到葫芦鸡。
那个也是外表很脆,但里面的肉完全脱骨软烂了。
只是相对而言,葫芦鸡的口感要更油腻一点,丁兴海这道神仙鸭能尝出不是油炸的,表皮没有那么油腻,它的脆更多是一种香脆,而不是油酥。
“您是怎么做到的?”丁灵好奇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